-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放化基础-第七篇 章-第九篇 章 放射化学 课件.ppt
第七章 超铀元素 ;
;;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中,从89号元素锕到103号元素铑共15个元素统称为锕系元素(actinide),它们(锕除外)组成5f内层电子过渡系。因此锕系元素的性质与4f的镧系元素十分相似。 ;锕系元素气态中性原子的基态电子构型与镧系相似,都存在一个f内层电子过渡系(见表7.1),但也存在一些差异。例如,锕系元素钍的气态原子没有5f电子;而元素镤、铀、镎,除有5f电子外,还有一个6d电子,这点与对应的镧系元素是不同的;锔由于5f层已半充满,还有一个6d电子,这与镧系的钆的情形相似。 ;
;
;
;
;1 氧化还原反应
锕系元素在1.0mol/LHClO4种的标准还原电位E列于表(7.4)。从表中可以看到,E(Ⅳ/Ⅲ)的数值从钍到锘上升(Bk,Cf例外),说明三价锕系离子的稳定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No(Ⅱ)比较稳定。镎的E(Ⅵ/Ⅴ)数值比铀和钚的都大,说明Np(Ⅴ)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
;
;
;
;
;
;
;
;
;
1 镎的发现与同位素
镎(neptunium)是第一个超铀元素。1940年,E.麦克米伦(McMillan)和P.H.艾贝尔森(Abelson)在用中子轰击铀时发现了镎:
到目前为止,发现镎共有14种同位素,其中237Np能在反应堆中大量制得。质量数在237以上的镎均为β-衰变放射性同位素。
237Np是α放射性核素,半衰期为2.14×106a,是人工放射系镎系(4n+1系)的起始核素,它可以通过在反应堆中辐照235U和238U产生: ;
2 镎的用途与危害
237Np的最大用途是生产放射性核素电池的理想原料238Pu,其核反应为:
237Np属于低毒性核素,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出与物理化学状态和进入人体途径有关,主要积聚于骨骼、肝和胃中,造成损伤。 ;
;镎的化合物有NpO2,Np2O5和Np3O8,其中NpO2最稳定。许多镎的化合物(如氢氧化物、草酸盐、硝酸盐等)在600~1000℃时热分解可制得NpO2。
镎的氢氧化物由Np(OH)4,NpO2OH,NpO2(OH)2和NpO3·2H2O等,它们都难溶于水。
镎的盐类很多,其中以四价镎盐较为重要。Np(Ⅳ)的易溶性盐类主要有NpCl4和Np(NO3)4·2H2O等,难溶性的盐类主要有NpF4,Np(C2O4)2,Np(HPO4)2和Np3(PO4)4等,利用这些难溶性镎盐可分离、纯化镎。;7.2.3 镎的水溶液化学 ;
;
;
;
;镎的常用分离方法有共沉淀法、阴离子交换法、萃取法、萃取柱色谱法等。其中共沉淀法是利用镎离子能被载体吸附来进行浓集、纯化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有LaF3,BiPO4共沉淀,它们是利用Np(Ⅳ)能被定量吸附的性质来进行浓集纯化的;而萃取法常用于核工业生产中对镎的浓集,在2mol/L HNO3体系中,10%~30%TBP-苯溶液可定量萃取Np(Ⅳ)和Np(Ⅵ)。 ;镎的常量分析有重量法、电化学法和络合滴定法等,其微量分析有辐射测量法、荧光法、X射线荧光法、分光光度法和中子活化法等。环境和生物样品中镎的含量极低,常采用辐射测量法和中子活化法来进行测量。
⑴ 辐射测量法 尽管237Np的比放射性很低(26.3Bq/μg),但因为α辐射测量法仍是最灵敏的方法,其检测限为(3~6)×10-6μg,所以α辐射测量法广泛地用于237Np的测定。237Np的4.786MeV和4.769MeV的α谱线可用于α能谱法测定237Np。存放了很长时间(6个月)的237Np的测量,可用γ能谱法:不经预先化学分离就可通过测定它的衰变产物233Pa计算出237Np。
239Np可用β和γ的积分测量来估测,也可用0.228MeV和0.278MeV的特征γ谱线的能谱法来测定。
;
;
;
;
1 钚的发现
1940年末,西博格等用16 MeV的氘核轰击238U获得了238Pu:
这是最早发现的钚(plutonium)的同位素。1941年初,他们又发现了239Pu:;;
;;金属钚可用钙还原钚的氟化物、氧化物来制备,例如:
金属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其氧化速度与空气中的相对湿度有关。粉末状的钚在空气中能自燃而生成PuO2。
金属钚易溶于稀盐酸生成蓝色的Pu3+溶液。钚与稀硫酸能缓慢地进行反应,但钚却完全不与硝酸或浓硫酸起作用。钚几乎能与所有非金属元素结合,形成钚的化合物。
;钚易与氧结合,形成多种氧化物(如Pu2O3,PuO2等),其中最稳定的是PuO2。通常钚的过氧化物、氢氧化物、草酸盐和硝酸盐等在空气中加热至800~1000℃时都能生成纯的化学计量的PuO2。PuO2的溶解性与其制备温度有关,经过高温(1200℃)灼烧的PuO2,呈黄棕色,它在盐酸和硝酸中溶解极慢而且不完全,除非有少量HF存在。因此,溶解PuO2时常先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