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石川乡民生报告
黑石川乡民生报告
学生有幸于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期间,参加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于甘肃省皋兰县黑石川乡乡政府基层干事,得到见识并体会我国西部农村的机会。
黑石川乡地处甘肃省兰州市与白银市两市交界地带,乡域地貌以山峦为主,说是山峦,实是连绵起伏的土包,而且并没有多少高度。事实上在兰州城区有着连亘的石头构造山脉,山脉往白银市方向顺势而下,至皋兰县已难见石头构造山体,多为土山,而至黑石川乡土山已变作土包,然而自黑石川乡再去白银地势又顺势而上,及至白银市就又出现了类似兰州城区附近的石头构造山体。黑石川乡乡民居住地便是夹在两层狭长绵延的土山中间的平坦地带,山脉东西走向,乡域也便是呈东西狭长分布达110余华里,而南北方向最窄处几十米,最开阔处也不过三五百米,各村庄往往也就是落在这最开阔的地段。全乡共有11个自然村,从东向西分别为:红柳、星湾、中窑、白崖、和平、新地、黑石、三和、大横、石青、白坡。总人口2万余人,多数集中在其中较大的大横、黑石、和平三村,其中大横村5000余人、黑石村4000余人、和平村4000余人。
黑石川中心地区距离兰州120余里,距离皋兰县城40余里,乡域平均海拔2100米,干旱少雨,土壤呈严重碱性,表现为土质的极其松细。一般作物很难生存,连绵的土包上只生长着一种叫做红杉的抗旱植物,也只是零零落落。乡域里没有地下水,也无河流经过,饮水靠从外面购买储存在自制水窖,或是收集些雨水,也能顶上些用途。所以当地人用水很是谨慎。
乡民多以农耕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由于土壤的贫瘠,当地有着一种东部没有的叫做砂地的土地,就是在土壤表面铺上一层砾石,起着涵养仅有的水分的作用。作物为大麦、胡麻及豆类。众所周知,即便在土壤和水资源丰富的东南地区,如果农民仅靠小块儿土壤收获儿想过着富裕生活简直是痴心妄想,更何况是在黑石川这样干旱少雨、土壤贫瘠并且不成整块儿的自然条件下,可想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准。
乡域有卫生院一座,在各村的小卖铺里面也能买到一些日常的药品,许多药可以散买,甚至一、两粒的感冒胶囊及消炎药都能买到,只是买到的经常是过期药品。11个村各有小学一个,由于地理条件的不同以及村子规模大小不一,小学校的规模也相差极大,中心村黑石村小学共有学生300余人,而最偏僻的白坡村距离乡中心尚有80余里,村小人少,小学校一至五年级共有学生52人,其中二年级只有学生6个。乡里面有两所中学,一所在黑石村、一所在大横村,学校里设有学生宿舍,远路的学生只能寄宿在学校。宿舍的条件自然是与当地经济水平相适应的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石青村有一所明德小学,二层楼结构,外镶瓷砖,俨然一个现代化建筑,在周围的土坯房映衬下显得分外显眼。明德小学是台湾明德集团2005年捐建,包括一个二层教学楼及周遭一些简单地面硬化,总投资不过百万,其生源主要来自石青村各社。石青村虽然不足1000人口,纵向两端却足有20余里,农舍稀稀拉拉地分布于山川之间,并且黑石川乡到了石青村已无柏油公路而只是泥土路。小学校必然地是寄宿制,孩子最小的只有6、7岁,寄宿在这里学习,每周或是更长时间回次家。明德小学里,一个个小学生瘦弱邋遢,与崭新的教学楼显得很是不协调。在学校吃住必然地多出了一项开支:住宿费和伙食费,具体多少钱我不知道,但对于一般东部家庭绝对微不足道,即便是这么一点点的花销,对许多家庭已构成负担,造成许多小学生辍学,不是孩子不愿学习,也不是家长无视教育,而是这确实是一个负担。其实一直以来总有些人在各个贫困的地区进行着捐助行为,他们有的是为名,总会扛着大大小小的摄像录像设备,其价值远远超出所捐物品,但即便这样,落后的村庄也要极其欢迎的,孩子需要帮助。当然也有些人默默地奉献着、帮助着他们,力量微弱,但真心诚意。黑石川学区及各学校对受捐助父母要的唯一保证就是保证孩子不辍学。
落后的教育资源自然结不出多好的教育成果,多数孩子只上到初中毕业,甚至初中没有毕业就不再上学了,充当了家庭的劳力,进入了家族生活状态的循环。有些家庭条件较好并且家长比较明智的会把孩子送到皋兰县城读初中,盼望着孩儿能考高中、考大学,跳出农村的悲苦生活。但全国的教育资源本就是不公平的,如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样。即便是在皋兰县城,又有多少孩子能顺利升入高中再接着升入大学呢?但一个明显的状况是,80后、90后的孩子很少会情愿过耕种土地的生活,充其量是在农忙时帮上父辈些忙,他们虽然不能在学业上有所成绩,不能靠此改变命运,但他们在寻找着自己的出路。我至今仍比较困惑的一个现实是为什么在东南沿海的各工厂里绝大多数是来自中部如河南、安徽、湖北、湖南等地的打工者,却很少看到如甘肃、贵州等西部地区的打工者?这些年轻人都去了哪里?
06-07年时,乡域内有3个企业,各企业自然会距离乡政府或县政府比较近。由于黑石川乡政府位于黑石村与新地村之间,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