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祁离吕梁山隧道工程监理计划定稿.doc
祁离高速吕梁山隧道工程
监理计划
编制:
审核:
吕梁公路工程监理技术咨询公司
2017年3月
第一章 工程项目概况 1
1.1工程概况 1
第二章 监理工作目标和服务范围 2
2.1 工作目标 2
2.2监理服务范围 4
第三章监理工作内容 4
3.1监理服务内容及服务期 4
3.2 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 4
5
3.4 施工阶段监理工作内容 7
3. 交工及缺陷责任期监理工作 11
第四章 监理工作依据 12
第五章 现场监理机构组织形式 12
5.1机构设置原则及地点 12
5.2机构设置模式 14
第六章 监理机构人员、设备配备及进退场计划 15
6.监理部人员安排 15
6.监理设备配备 15
第七章 现场监理机构岗位设置及职责 18
7.监理机构及监理人员的主要职责 18
第八章 监理工作程序 28
8.1基本程序 28
8.2工序检查程序 30
30
第九章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49
9.1施工准备阶段监理 49
9.2工程质量控制 60
9.3工程进度控制 81
9.4工程费用控制 93
9.5 合同管理 103
9.6信息管理、监理报告、施工单位资料和内业工作 116
9.7工程安全监理 124
9.8工程环保监理 130
9.9中间交工、交竣工验收计划 133
9.10交工及缺陷责任期监理 134
第十章 监理工作制度 136
10.1 监理人员守则 137
10.2 技术交底制度 137
10.3 监理旁站管理制度 138
10.4 监理巡视管理制度 140
10.5 文件资料管理制度 141
10.6 安全管理制度 142
10.7 廉政建设制度 149
10.8 工地会议制度 151
10.9监理部人员与休假管理办法 155
第十一章 监理工作用表 158
第一章 工程项目概况
1.1工程概况
1、项目位置
吕梁山隧道开始于文水县的寨子沟村,途经岳家岭村、下庄村,终点位于离石区的牛家岭村,隧道所穿越的地貌单元为梁峁状黄土中低山区、山间河谷区和剥蚀侵蚀低中山区,局部有黄土覆盖。隧道设计为左右线分离式,两洞侧设线最大间距为35米。左幅洞体全长98米,进口位于文水县寨子沟村,里程桩号为ZK68+538,设计高程为1624.167米,洞口出口里程为ZK78+344,设计高程为1471.760米,隧道顶板最大埋深423.7米,位于ZK73+980处;右幅线全长9806米,小里程端洞口地理位置与左幅一致,里程桩号为K68+560,设计高程1624.15米,洞口出口里程桩号为K78+366,设计高程为1471.42米,隧道顶板最大埋深429.3米,位于K73+940处。左右线均属特长隧道,隧道总体走向呈260°。
2、地形地貌
隧址区大部位于剥蚀侵蚀低中山区,局部(K70+200~K70+350)位于黄土梁峁区和(K70+200~K70+350和K72+050~K72+480)山间河谷区,区内地形起伏较大,基岩冲沟与基岩山脊发育,洞体地表地形较为破碎,地貌形态变化较大,整个隧道地表海拔高程介于1477.50~1969.80OY,相对高差约为492.30米。
隧址区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依次有:太古界河口群(Ar2jh)全风化一中风化花岗片麻岩、古生界寒武系霍山组(∈1h)浅红、紫红石英状砂岩及第四系冲洪积粉土、卵石。隧址区位于华北断块吕梁一太行断块吕梁山块隆中东部及狐堰山山字形褶皱带南部和吕梁山块隆关帝山穹状隆起的南部,起点附近平原区为晋中新裂陷西谷。
3、气侯、气象
隧址区地处剥蚀侵蚀中低山区,为暖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隧道进口处及K72+000公里处见地表水,为常年性流水。根据含水介质、地下水赋存条件和水动力特征等,隧址区区域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变质岩类裂隙水。从隧址区岩性组构分析,隧址区基本上由片麻岩组成,山体地表岩体风化作用强烈,裂隙发育,大气候水沿裂隙垂直下渗直接向地下深部补给,有较好的径流条件。围岩赋水条件主要取决于岩体中的裂隙密度和外围岩体的径流条件。
4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隧道位于地形起伏较大、岩体物理风化剥蚀作用较为强烈的基岩中山区,山体表层因风化形成的堆积物或强风化壳较为发育,在隧道洞口有堆积,基岩陡坡表面的强风化壳与残坡积堆物在大量降水条件下,可能发生蠕动,目前自然条件下虽未发生滑坡或滑塌,但在洞口开挖过程中,极有可能在该洞口附近发生堆积物与风化层滑坡或滑塌,因此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良质隐患,应引起足够重视。
隧道所属的文水位于山西地震带中部7级烈度区,历史上未发生过7级以上破坏性地震,但其位于吕梁山块隆与太原断陷盆地接触地带,仍属于新构造活动地带。文水县属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对应地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