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HPLC法测定苦丁茶老叶中熊果酸的含量.docVIP

SPEHPLC法测定苦丁茶老叶中熊果酸的含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PEHPLC法测定苦丁茶老叶中熊果酸的含量

  SPEHPLC法测定苦丁茶老叶中熊果酸的含量 作者:路玫,李徽,蒙大平,荣延平 【摘要】 目的 建立苦丁茶老叶中熊果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SPEHPLC法,以1 mL OASISR HLB Cartridge固相萃取小柱对样品进行提取分离;色谱柱为NovaPak C18 柱(3.9 mm×150 mm,4 μm);以甲醇水磷酸(体积比8515∶0.1)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30 。结果 测定组分熊果酸与其他组分的色谱峰达到基线分离;熊果酸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5%,RSD=0.64%。结论 本方法可有效减少杂质干扰,结果准确可靠,并且有利于色谱柱的保护。 【关键词】 苦丁茶;SPEHPLC法;熊果酸;含量测定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content of ursolic acid in the old leaves of Ilex Kudingcha by SPEHPLC. Methods Ursolic acid extracted from the leaves was analyzed on a NovaPak C18(3.9 mm ×150 mm,4 μm)column using methanolH2O phosphate (85∶15∶0.1) as mobile phase.The flow rate was 0.8 mL·min-1 and detection wavelength 220 nm.Results Ursolic acid could be separated well with constitutes in the leaves. The average recovery and RSDof ursolic acid were 98.25% and 0.64%, 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accurate.   Key words:Ilex Kudingcha;SPEHPLC;ursolic acid   苦丁茶(llex gudingcha CJ Tseng)是冬青科冬青属植物,有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的功能。在我国南部及西南部民间使用历史悠久。苦丁茶中黄酮类斛皮素和山萘素、熊果酸含量较高[1-4]。诸多文献对苦丁茶中熊果酸含量研究均是从嫩叶或成品茶中提取分离,而对其老叶中熊果酸的含量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苦丁茶老叶中熊果酸的含量进行测定,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苦丁茶提供依据。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Waters 600型四元液相色谱泵,Waters996型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WatersM32色谱工作站。1 mL OASISR HLB Cartridge固相萃取小柱(WATERS公司)。   1.2试药熊果酸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742200111);苦丁茶老干叶(广西天等桂仙苦丁茶有限公司,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黄捷副主任中药师鉴定);甲醇(色谱纯);乙醇(分析纯);磷酸(分析纯),水为重蒸水。   2方法与结果   2.1色谱条件NovaPak C18 (3.9 mm×150 mm,4.0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体积比8515∶0.1);检测波长:220 nm;流速:0.8 mL·min-1;柱温:30 。在此色谱条件下,熊果酸的保留时间约为13 min。   2.2系统适应性试验分别取熊果酸对照品溶液及样品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各进样10 μL,结果,样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在相同的保留时间有相似的色谱峰,而且熊果酸与其他成分能够较好地分离, 按熊果酸计算理论塔板数不低于3 000,拖尾因子1.02,分离度大于1.5,保留时间约为13 min,结果见图1。   2.3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熊果酸对照品8.34 mg, 置10 mL容量瓶中, 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得浓度为0.834 mg·ml-1的对照品溶液。分别取该对照品溶液0.5、1.0、1.5、2.0、4.0 mLA.熊果酸对照品; B.苦丁茶样品   图1高效液相色谱图 略   置10 mL容量瓶中,以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按上述色谱条件,分别进样10 μL,以熊果酸的进样量(m)为横坐标,峰面积(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回归方程为:A=220 215m-7 590.60(r=0.999 9),表明熊果酸的进样量在0.417-3.33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4精密度和稳定性试验精密吸取熊果酸对照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