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第一部分 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doc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第一部分 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第一部分 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一讲自然资源与人类__自然灾害与人类 一、认识自然资源 1.概念 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分类 (1)可再生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等。 (2)不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 3.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 (1) (2)资源间的联系性:可再生资源之间表现尤为突出。 (3)数量的有限性:在一定的地区、一定时间内,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 (4)利用的发展性: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将进一步拓展,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也不断提高。 二、土地资源与人类 1.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2.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 三、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必要性 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了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 2.途径 途径 要求 适度开发 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 利益兼顾 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充分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 重视 保护 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公众参与 应充分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公众参与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关键 四、认识洪水和洪灾 1.自然灾害概况 (1)概念: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 (2)分类 2.洪水与洪灾 (1)含义: (2)洪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 直接 损失 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工业、农业的财产损失,以及人畜的伤亡,有时甚至会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暴发 间接 损失 造成供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以及城乡商业活动的停止和生活秩序的紊乱等 五、洪灾的形成原因 原因 表现 自 然 原 因 气象因素 强降雨、冰雪融化 河湖 因素 冰凌堵塞河道,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堤坝溃决 流域汇 水速度 地面坡度越,土壤含水率越,植被覆盖率越,流域汇水速度越快 河道排 水速度 河谷越顺直、越通畅,纵向坡度越,河道排水的速度越大 人 为 原 因 破坏 植被 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的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 围湖造田 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 建筑物占 据河道 降低河道排水的速度 六、洪灾的防治措施 1.做好对洪水监测和预报工作。 2.采取防灾措施。 (1)工程措施: 措施 功能 兴建水库、退耕还湖 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修筑堤坝 防止洪水漫溢 疏浚河道 加快泄洪速度 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 降低洪水水位 (2)非工程措施: ①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②控制滥砍乱伐,提高森林覆盖率。 ③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 ④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和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 ⑤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与减灾科研投入。 [温馨提示]水土流失加剧洪灾的发生:一方面水土流失加剧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另一方面会造成湖泊面积减小、容积降低,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 一、知识联系串一串 二、核心问题想一想 1.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及利用情况是怎样的? 2.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有哪些? 3.我国的能源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解决措施有哪些? 4.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哪些?其成因和防御措施有哪些? 以考纲为纲1.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2.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以真题为范[考题精妙]   [典例] (2017·全国卷)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如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 A.递减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D.递增 (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水体营养盐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 (3)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知,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加,故D正确。第(2)题,此时为夏季,长江径流量较大,泥沙在河口附近淤积较少,冲入外海的泥沙较多,挟带至外海的营养盐类也较多,所以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受水体含沙量影响较大,C正确。第(3)题,从题中信息可知,浮游植物数量与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与夏季相比,冬季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