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学大成.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医脉学大成

◎中医脉学大成◎ 濒 湖 脉 学 李时珍(1518-1593) 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字东壁,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 人。世代行医。30岁左右被推荐到京城的太医院任职。他研究药学,重视临床实践。长期上 山采药,深入民间,走遍大江南北,收集大量民间单方,同时参考历代医药及有关书籍八百 余种,对药物进行鉴别考证,系统地整理了我国16世纪以前丰富的医药学遗产,经二十七年 (1578年)著成《本草纲目》。该著作五十二卷,分十六部、六十类。共收载历代诸家本草 所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内容极其丰富,是我国药物学的宝贵遗产,对后世药物学的发 展作出重大贡献。李时珍还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 2 【隽德堂中医】 ◎中医脉学大成◎ 浮脉(阳)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脉经》。如微风吹鸟背上毛, 厌厌聂聂。轻泛貌。如循榆夹 《素问》。如水漂木。崔氏,如捻葱叶。黎氏。 浮脉法天。有轻清在上之象。在卦为乾。在时为秋。在人为肺。又谓之毛。太过则中坚 旁虚。如循鸡羽。病在外也。不及则气来毛微,病在中也。 《脉诀》言:“寻之如太过,乃浮兼洪紧之象,非浮脉也。” 【体状诗】 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夹似毛轻, 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相类诗】 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 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 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 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 浮而有力为洪,浮而迟大为虚,虚甚为散。浮而无力为芤,浮而柔细为濡。 【主病诗】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 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3 【隽德堂中医】 ◎中医脉学大成◎ 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 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 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热,浮散劳极。 沉脉(阴) 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脉经》。 如绵里砂内刚外柔。杨氏。如石投水。 必极其底。 沉脉法地。有渊泉在下之象。在卦为坎,在时为冬。在人为肾。又谓之石。亦曰营。太过则 如弹石。按之益坚。病在外也。不及则气来虚微去微。去如数者。病在中也。 《脉诀》言:“缓度三关,状如烂绵者,非也。”沉有缓数及各部之沉,烂绵乃弱脉,非沉也。 【体状诗】 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 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相类诗】 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推筋着骨寻; 沉细如绵真弱脉,弦长实大是牢形。 沉行筋间,伏行骨上,牢大有力,弱细无力。 【主病诗】 4 【隽德堂中医】 ◎中医脉学大成◎ 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 无力而沉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