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第二单元第7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共32张PPT)
* back * * * 对一些国家的指责,中国代表团怎么做? 玄奘西游天竺 鉴真东渡日本 郑和下西洋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弱国无外交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 贯是神经衰落怕帝国主义的。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 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 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 第7课 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 1.新中国建国初,我国奉 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2.建国初,我国的 外交形势怎样? 以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新中国外交形势示意图 对立 国 美 苏联 1953年,中印两国就西藏问题谈判的时候 周恩来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被多数国家认同,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提 出 提出者 内 容 意 义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 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主权和领土完整 利 相 关 史 事 时间地点 参与国家 会议特点 会议结果 意义 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众多亚非的独立国家 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二、出席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的含义: (1)“求同”的“同”: ①共同的经历:都曾遭受殖民主义的侵略。 ②共同的任务:都面临着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任务。 ③共同的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存异”的“异”: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意识形态。 释 疑 解 难 假设:1、中国代表团对一些国家的指责加以反驳? 2、中国代表团对一些国家的指责不予理睬这样做分别会出现什么情况? 让我们来看一下总理是怎么说的… 该说啥好呢??? 周恩来发言的精髓: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 ——周恩来 三、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 第26届联大 表决结果: 四、中美建交 ——中美关系正常化 ①1843《望厦条约》;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做英法的帮凶:③1860“洋枪队”对抗太平军; ④ 19世纪70年代:与日侵台;⑤1900参与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⑥1919巴黎和会导致五四运动;⑦1921华盛顿会议提出“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导致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⑧解放战争:扶蒋反共; ⑨ 1950:入侵台海,阻挠统一;抗美援朝。⑩ 50年代以来:长期敌对、封锁中国 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苏 美 中 对抗 对抗 关系开始缓和 美国:争霸不利 借中牵苏 调整政策 中国:两面树敌 文革动荡 积极回应 “如果我在去世之前,有什么事情要做的话,那就是要到中国去。如果我不去,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1970年10月初,尼克松向《时代》杂志社记者发表谈话,公开表示愿意访华 尼克松 美国发出信号 中美建交过程 (1)民间外交 中国积极反应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同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 中美建交过程 乒乓球外交——小球转动大球 基辛格访华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2)官方交往 中美建交过程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中美握手言和 中美建交过程 * back * * * 对一些国家的指责,中国代表团怎么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24.1《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共35张PPT).ppt
-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13章第1节健康及其条件(共25张PPT).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3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共13张PPT).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4章第4节家居环境与健康(共35张PPT).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3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共41张PPT).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4章第1节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 (共32张PPT).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3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共20张PPT).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3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共28张PPT).ppt
-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章2.3二次函数表达式的三种形式(共21张PPT).pptx
-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4章第4节家居环境与健康(共28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