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8-2019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特色训练57 古诗歌7大题材读懂练(咏史怀古诗).docVIP

(通用版)2018-2019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特色训练57 古诗歌7大题材读懂练(咏史怀古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用版)2018-2019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特色训练57 古诗歌7大题材读懂练(咏史怀古诗)

特色训练57 古诗歌7大题材读懂练(咏史怀古诗)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苏 武 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1)文化常识 ①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 ②冠剑:指出使时的装束。 ③丁年:壮年。唐朝规定二十一至五十九岁为丁。 (2)典故 ①“苏武牧羊”讲的是苏武在天汉元年(前100)奉命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②逝川:喻逝去的时间。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里指往事。 (判断正误) (1)“魂销”即“销魂”,虽多形容悲伤愁苦,但此句表现出苏武骤见汉使的惊喜之感。(×) 解析:“此句表现出苏武骤见汉使的惊喜之感”不准确,应是悲喜交加的激动心情。 (2)颔联上句借“雁”“胡天”“月”等典型意象,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望雁思归图。(√) (3)颔联下句借“归羊”“塞草”等意象形象地展示了苏武牧羊绝塞的单调、孤寂生活。(√) (4)颈联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表现了诗人对苏武出使塞外前后人事已非的沧桑与慨叹。(√) (5)尾联对苏武归来后哭悼武帝的真切描写,高度赞颂了苏武的民族气节并抒发了对苏武的崇敬之情。(×) 解析:“真切描写”错误,此句通过想象追思历史。 (6)尾联抒发了苏武归国后对武帝追悼思念的悲凉之情,这是融忠君与爱国为一体的感情。(√)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水调歌头·定王台 袁去华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1)文化常识 ①定王台:在今湖南省长沙市东,相传为汉景帝之子定王刘发为望其母唐姬墓而建,故名。 ②楚望:唐宋时按形势、人口及经济状况,将州郡、县划分为若干等级,有畿、赤、望、紧、上、中、下等名目。“楚望”就是指湘州(东晋永嘉初置,唐初改潭州,这里指长沙)为楚地的望郡。 (2)重点意象 意象 赏析 霜风、落日 山河残破,请缨无路,词人徘徊在萧瑟秋风里,暮霭斜晖,一片惨淡,不禁倍添哀愁。 (判断正误) (1)上片以“雄跨”二字领起,开篇主要展示了定王台所处的位置和广阔的背景。为下面写定王台昔日繁华预伏了辽阔的背景,也给全词布下了苍莽的氛围。(√) (2)“屈指”一句,将当年盛会一笔化为过眼云烟,转折陡峭而有力。(√) (3)“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两句总结上文,收束了上片的怀古。(×) 解析:“总结上文”错,应是承上启下,收束了上片的怀古,引出下片的伤今。 (4)“登临处”三句,写眼前看到的万古不变的乔木落叶和大江奔流,在哀叹历史的情绪上生发出岁月易逝之叹。作者借苍凉冷落的深秋景色,从侧面渲染出定王台的残破衰败,暗指南宋王朝满目疮痍、国势日颓的江山残破。(√) (5)“书生报国无地”五句,抒写自己报国无门、请缨无路的悲愤。(√) (6)词的最后点出一个“愁”字,消沉、绝望之情表露无遗。(×) 解析:“消沉、绝望之情”错,此处“愁”字并不表示消沉、绝望,而是英雄洒泪,慷慨生哀,与全词悲壮的格调是完全统一的。 2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