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8-2019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特色训练63 古诗歌7大题材读懂练〈即事(景)抒怀诗〉.docVIP

(通用版)2018-2019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特色训练63 古诗歌7大题材读懂练〈即事(景)抒怀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用版)2018-2019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特色训练63 古诗歌7大题材读懂练〈即事(景)抒怀诗〉

特色训练63 古诗歌7大题材读懂练〈即事(景)抒怀诗〉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1)文化常识 蔡家亲:出自《晋书》,羊祜是蔡邕的外孙,蔡邕之孙蔡袭与羊祜是姑表兄弟。羊祜因伐吴有功,将得到爵禄和封邑。他上表晋主,表示不要,请求转赐给不如自己家境的表兄弟蔡袭。因为他们姑表关系特别好,所以延续了好几代。后以此为姑表亲戚的代称。 (2)诗家语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不是单纯的比喻,而是进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来烘托气氛,特别富有诗味,成了著名的警句。用树之落叶来比喻人之衰老,是颇为贴切的。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和人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相似点在衰飒。这里,树作为环境中的景物,起了气氛烘托的作用,类似起兴。 (判断正误) (1)首联是写作者悲凉的境遇:年老独居荒野,近无四邻,孤苦无依,生活贫困。(√) (2)“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联写景抒情,把一位穷愁潦倒的白头老人的形象刻画得很丰满。(√) (3)“愧君相见频”中的一个“频”字,与外弟频频见面,而自己贫困潦倒,表现了悲凉的心情。(×) 解析:应是“愧”字表现了悲凉的心情,而非“频”字。 (4)从这首诗,尤其是末联“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可以看出他俩的亲密关系和真挚情谊。(√) (5)题中虽着“喜”字,背后却有“悲”的滋味。一正一反,互相生发,互相映衬,使所要表现的主旨更深化了,更突出了。(√) (6)全诗语言朴实,语调沉郁悲壮,真实感人。(×) 解析:语调并非“沉郁悲壮”,而是低沉悲切。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 薛 稷 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 隔河望乡邑,秋风水增波。 西登咸阳途,日暮忧思多。 傅岩既纡郁,首山亦嵯峨。 操筑无昔老,采薇有遗歌。 客游节回换,人生知几何? (1)文化常识 “京”指长安。“陕西十里”,即河南陕县以西十里的长亭,供行役者途中暂息。此诗是诗人从陕县西回京时作。 (2)典故 傅岩、首山是诗人家乡山西的两座山。傅岩:相传为商朝奴隶傅说筑土墙之处,后傅说被商王武丁重用,国政大治。首山:指首阳山。据《史记》记载:周初殷朝遗民伯夷、叔齐两兄弟义不食周粟,采薇首阳山,作《采薇歌》,最终饿死在首阳山。 (判断正误) (1)开头四句,写自己奔波在外,眺望家乡,表现的是一种对故乡的深深眷念之情。一个“望”字,勾勒出诗人引颈翘首,深情注目故土的情景,触发出无穷的乡思。(√) (2)中间四句,借家乡名山的典故,写已无傅说、伯夷、叔齐这样的贤士,表达了对古人的追念与仰慕,也流露出对当今朝廷的不满。(×) 解析:“对当今朝廷的不满”有误,应为“对当今政治的隐忧”,因为傅说、伯夷、叔齐代表了政治清明。 (3)诗人先从思乡写起,到“西登”二句时,突然作一顿挫,这样,既使乡情显得强烈,又为下文表现从乡情生发开去的复杂思想,做了铺垫。(√) (4)这首诗的最后,作者想到自己已多年客游在外,时间轮回般地不断前进,一生还能有多长的时间呢?表达了人生无常、须及时行乐的感叹。(×) 解析:“须及时行乐”于诗无据。 (5)“驱车”四句是散句,在气势流转中,极为自然地抒发思乡情怀;而“傅岩”四句,却是工丽的对偶,使语言显得十分精美,在轻松自然中,传达了不易言喻的隐衷。(×) 解析:“轻松自然”不正确,应为“深沉婉曲”。 (6)全诗在自然质朴的语言中,深深地蕴含着对故土的思念、对政治的隐忧和怀才不遇的感慨。(×) 解析:“怀才不遇的感慨”属于无中生有,应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郡斋即事 范仲淹 三出专城[注]鬓似丝,斋中潇洒胜禅师。 近疏歌酒缘多病,不负云山赖有诗。 半雨黄花秋赏健,一江明月夜归迟。 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注] 专城:指出任州郡地方长官。 文化常识 出:指京官外调。 常见官职调动的词还有: [转] 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徙] 改任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如“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调] 调动、调迁,如“调为陇西都府”(班固《汉书》)。 [迁] 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放] 京官调任地方官,如“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梁启超《谭嗣同传》)。 (判断正误) (1)题目中的“即事”点明了诗歌的题材,该类诗歌重在写人叙事,很少用到描写和议论,这在该诗中得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