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通用公司岁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在通用公司岁月》

《我在通用公司岁月》   《我在通用公司的岁月》(以下简称《岁月》)这本书我曾经读过三五遍,每次都有诸多感触涌上心头。这一次应《管理学家》杂志之约执笔写作,再读一次,心潮依然澎湃。掩卷而思,斗胆把这本管理学的经典之作概括为一部汽车工业跌宕起伏的发展史,一部记录企业成长历程的编年体,一部诠释管理学基本概念的活教材,一部关于事业部制优缺点的解析稿,一部关于职业经理人典范的自传书。总体而言,这是一部关于组织管理的扛鼎之作。   恢宏巨著的核心内容   阅读这部管理学的不朽名著,首先需要我们附加一些“穿越”的力量,把自己的心境置于50年至100年之前:让自己的眼光所及之处是遍地初生的汽车企业,脑子里回荡着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想象着与你隔空交流的是杜兰特、福特、杜邦、克莱斯勒等业界巨擘。   首先,这部著作是美国汽车工业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史。正如作者阿尔弗雷德?斯隆所言,他从商业的角度把这段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参见《岁月》第9章“汽车市场的转型”):1908年以前是第一阶段,这个时期,汽车价格昂贵,汽车市场完全属于上层社会;1908年至20年代中期是第二阶段,此时汽车开始大众化、平民化,福特汽车以“低价位的基本交通功能”理念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此后直至《岁月》一书出版的1963年,被斯隆称为第三阶段,此时质量更好、功能更全的汽车纷纷涌现,“多样性大众市场”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标志。在这50多年的时间,美国汽车业从朦胧初生到高速成长,演绎了多少传奇故事。作为那个时代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斯隆用大量的数据资料、会议记录、往来书信,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而又诡异跌宕的汽车业发展史,读来令人沉醉其中。   其次,这部著作详细记载了通用汽车公司的成长历程。众所周知,福特汽车公司曾经以一款T型车盛极天下,1923年,T型车的年生产量曾经高达200万辆。正是在这一年,斯隆接手皮埃尔?杜邦,就任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正式接下一个“庞大的烂摊子”。历史选择了斯隆,斯隆也以卓越不凡的领导才能和严谨务实的职业精神回报了通用公司。1921年至1940年,福特汽车公司在美国机动车辆销售中所占的份额从55.7%下降到18.9%,而通用汽车公司则从12.7%逐渐上升到47.5%。在斯隆的带领下,通用汽车公司走出了创始人威廉?杜兰特“盲目集中、急速膨胀、分散经营”的泥潭,在惨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逐渐成长为美国汽车行业的领头羊。事实上,从上个世纪20年代末开始,直至2007年,通用汽车公司一直占据着全球汽车销售量冠军的宝座。80年时间的销售冠军,业绩的确令人叹为观止。   最后,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这是一部关于如何设计组织架构、如何解决分权协调关系的扛鼎之作。在斯隆正式就任公司CEO之前,通用汽车公司的状况可以形容为“一盘散沙”:总公司不清楚各事业部手中的款项有多少,不清楚各事业部对总公司的贡献值的正负和相对地位,不清楚新的增长点在哪里,总公司无法在各事业部之间进行资金的调度,各个事业部盲目采购供应品,库存迅速增加。其实早在1920年5月,斯隆就针对GM公司这样一个烂摊子,提出了一份关于GM组织机构设计的详细报告―《组织研究》,但并没有引起杜兰特的重视。斯隆的这份报告“简洁明了,没有任何多余的字,在28页的篇幅中(再加上一份综合组织图)提出了改组GM的方案。”总体而言,斯隆的主张是:在公司总部的协调、控制和检查下,对各事业部经营活动实行分权管理。就任CEO后,斯隆将公司划分为8个事业部(5个汽车生产事业部,3个配件生产事业部),形成了真正的战略事业单元(SBU)。在斯隆的领导下,通用汽车公司在人事和财务上形成了明显的集权特征,比如公司集中管理资金和资本筹措;统一采用与变更会计制度;对高级雇员进行统一管理。与此同时,公司总部又对各事业部大胆放权,比如各事业部可以自行决定汽车产品的规格、色彩、基本特征和销售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进行产品定价决策;自行考虑对普通工人及基层管理人员的雇用问题。一句话总结,“斯隆兵法”的核心就是平衡集权与分权的管理艺术。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斯隆的组织方法和管理创新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并开启了企业经营范式转移之先河。正如管理学家舒曼特拉?高沙尔(SumantraGhoshal)评述的那样,“设立多个事业部也许是最重要的一个管理创新,它可以帮助企业在规模和多样性方面得到发展,突破它所代替的职能组织的限制。”斯隆开创的大型组织的管理模式,不仅在美国被视为榜样,而且还被前苏联、日本和欧洲的企业竞相模仿。据统计,1950年,《财富》500强企业中20%企业是分权的;而到了1970年,这一比例上升为80%。可以说,福特、IBM、GE、ATT等公司的组织管理,都是在斯隆兵法的启迪下衍生发展的。   不过,有一点是需要特别提及的,斯隆兵法绝非灵丹妙药,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