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会发言材料白泉.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会发言材料白泉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首先感谢领导提供这次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2010年10月以来,白泉乡党委、政府积极探索推进以“生态白泉·养生休闲”为主题的“美丽乡村”试点建设,下面我就白泉乡上华村“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旅游开展情况向大家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上华村位于开县东北部,与城口县咸宜乡、巫溪县红池坝接壤,是通往雪宝山的必经之路,距离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距离县城125公里,距离重庆市主城区413公里。该村为市级贫困村,海拔1200-2000米,年平均气温20度左右。幅员面积24.3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共计494户1816人。境内雪宝山山高谷深,气候鲜明,延绵百里的原始林区赋予了其神秘、深邃的风范,也孕育了成千上万种物产。如百草药蜜、生漆、宝山竹笋、雪宝春茶、野生天麻、野生党参、岩柏、红豆杉、野猕猴桃、山芹菜、野花椒、黑熊、锦鸡、獐子等。独具特色的亚高山草甸让雪宝山成为了夏季避暑、冬季滑雪的好去处,十里坪、睡佛、月牙泉、手爬岩等景点更是锦上添花。 二、主要做法 乡党委政府坚持统一建设方向,统编建设规划,统排建设项目,统筹建设要素,统抓建设管理,从基础抓起、整体推进,着力塑造规划科学、村容整洁、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新形象。 (一)、围绕一个规划,全面落实“五好标准” 在试点建设中,白泉乡紧紧围绕“生态白泉·养生休闲”定位,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制定“美丽乡村”建设两年计划和五年规划,坚持好住、好吃、好看、好玩、好购“五好建设标准”,统筹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乡建设和生态环保四大要素,依托本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突出“山”的特色和灵魂, 坚持以“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为中心,以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为抓手,以特色产业为基础,以规模经营带动要素聚集,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力争用两年的时间,将上华村打造成集旅游休闲、度假观光、避暑养生为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村落。 (二)突出两大重点,全面整治农村环境 1、农村生活垃圾长效保洁全面覆盖 一是明确责任。与居民签定门前“三包”责任书,落实环境卫生长期维护责任。该村乡财政出资添设活动密闭垃圾桶80个。采取“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模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全乡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该村达96﹪。 二是保障有力。乡财政从有限的财力中每年切出2万元用于农村生活垃圾长效保洁,其中5000元用于上华村。乡政府投入20余万元新购置1台垃圾清运车,1台洒水车,提高卫生清扫保洁质量。 三是强化管理。一方面:采取低保户轮流出义工定期对三不管地带进行清扫保洁,邀请离退休村干部及优秀共产党员充当环境卫生义务监督员,定期巡查督促,加强保洁及管理力度;另一方面建立季度巡查评比制度,提升居民环境卫生意识。坚持狠抓管理不放松,确保卫生状况不反弹,保持了干净、整洁的常态。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 一是大力推行“一池三改”,新修化粪池250余口,彻底根除污水及粪水直排现象;二是倡导使用清洁能源,新建沼气池150余口。 (三)推进三大建设,全面打造美丽乡村 1、村庄环境建设 一是重抓基础,整体提升。既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愿望最强烈的方面入手,切实解决农村的脏、乱、差问题;又注重整体形象和内涵提升,使自然生态与人文建筑相映成趣,文化传承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 二是因地制宜,彰显特色。 以好住为目标对农房改造升级,紧紧围绕“以旧村改造为实质,以生产相对集中和土地相对集中为关键,以土地合作、就地置换为保证”为要领,大力实施风貌改造工程,加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以农户为主体,通过政府引导、优化配置、高端设计,采取农户自筹资金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建筑风貌打造。政府出资金约200万元,完成公路沿线82户农房的美化改造;对边远吊散户、无房户、危旧房统一规划建设进行集中安置、新建点子坪、大屋基、火焰坪四处居民点,预计安置160户800余人。 2、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抓好两个方面:一是持续改善农村面貌,按照“净化、绿化、美化、硬化、优化的标准,从整体上改善农村形象。 二是基础设施工程。充分利用县级相关“三农”项目的实施,按照总体规划,打捆使用有限资金,着力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政府引导、部门支持、群众参与的运作方式,以项目的建设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 3、主导产业建设 围绕打造旅游观光、经济高效型农业,着力抓好主导产业培育。目前,依靠业主已发展板角山羊、宝山绿源土鸡、雪宝山中蜂特色养殖基地各500亩。同时,以7户养生庄园为载体,突出产业亮点。 三、工作实效 (一)环境品位明显提升 上华村自打造“美丽乡村”以来,取得了重要成果,路更净、水更清、天更蓝了。 (二)经济空间有效拓展 一是进步优化了产业结构,使原来种粮食发展到现在成规模的种植各类经济作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