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作家朱自清
中國現代作家朱自清 一、早期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祖籍浙江紹興。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陰曆十月初九日生於江蘇江都縣。他的祖父和父親一直在江浙一帶做小官,六歲時隨家從東海移居揚州,他成長於揚州,故自稱揚州人。家道小康,後來就每下愈況。朱自清自幼在私塾受傳統文化的薰陶。 1912年在揚州入江蘇省立第八中學(即後來的揚州中學),1916年畢業。1916年考上北京大學預科,後轉入哲學系,1920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 二、中期 1920年後在杭州一師、吳淞中國公學、上虞春暉中學、江灣立達學園等校任國文教員,教學認真,極受歡迎;並積極參與新文學運動。 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創辦《詩》月刊,是新詩誕生時期最早的詩刊。他是早期文學研究會會員。 1925年清華學校設大學部,經俞平伯推荐,於8月起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並任中文系主任,從此他一生服務於清華大學。開始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創作則以散文為主。 ? 三、後期 1931年8月曾一度休假,留學英國,漫遊歐洲,1932年7月返國。歷歐數國寫成散文,陸續發表在《中學生》雜誌上,後結集為《歐遊雜記》和《倫敦雜記》。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隨校南遷至昆明,並任西南聯大教授,講授《宋詩》、《文辭研究》等課程。 1946年隨校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 1948年8月12日,因胃潰瘍死於北平醫院,年五十一歲。 朱自清的創作大體可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一九二五年以前-詩 第二時期:散文 第三時期:抗戰勝利後-雜文 朱自清的詩流落出消沈悲哀的情緒,反應了五四運動徬徨悵惘的心情,但是朱自清不僅如此,他用詩歌積極表現人生,抒發時代心聲,在藝術上也刻意創新,反對出超主張精粹的藝術品,他的詩歌格式豐富,是表達哲理思索所的散文詩,是成就卓然的年輕詩人。 散文是創作總體中最主要的部份,有抒情、敘事、遊記、特寫、隨筆,也有對社會片段的描寫,對人生無情的揭露,總之寫實是他創作的法則,也就是對事物客觀觀察深入的體味。 朱自清從事雜文創作絕非偶然,是抗戰勝利後嚴酷現實對他教育的結果。使他向魯迅學習,選擇雜文為武器,向黑暗挑戰,此時他的創作視野最為開闊,因此雜文是他創作道路上的里程碑。 各方面成就 文學方面 散文方面 古典文學研究方面 語文教育方面 文學方面 朱自清是中國著名的詩人和傑出的散文家,他在文學方面有極大的成就。大學時代即開始創作新詩,中學教員時代,授課之餘,仍努力於新詩的創作。 他是五四新文學的拓荒者和創業者之一:1、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首抒情長詩《毀滅》 2、編選了《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並為之寫了《導言》,第一次對新詩創作進行了歷史性的總結 3、第一次在大學課堂裡開設現代文學課程——《中國新文學研究》,並且留有講義稿本《中國新文學研究綱要》 散文方面 在散文方面,他是繼冰心等人之後又一位突出的散文家他以美文的創作實績,徹底打破了復古派認為白話不能作美文的迷信 郁達夫在《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的〈導言〉裡說:「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夠滿貯著那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 葉聖陶的〈朱佩弦先生〉也說:「談到文體的完美,文字的全寫口語,朱先生該是首先被提及的。」 其次,他在中國古典文學的基礎上和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創造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散文體制和風格;再次,他的散文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一直被認為是白話美文的典範,歷來一直被選為大中學校的語文教材,它為培養文學青年和繁榮散文創作提供了寶貴的藝術經驗。 反面: 葉聖陶說《匆匆》、《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文,“都有點做作,太過於注重修辭,見得不怎麼自然” 古典文學研究方面 在古典文學研究方面,《經典常談》系統評述《詩經》、《春秋》、《楚辭》、《史記》、《漢書》等古籍的論文結集,寫得深入淺出,至今仍是青年人研究古典文學的入門向導。《詩言志辨》是他功力最深的著作,他還先後對古詩十九首、樂府、唐宋詩作過深入的研究,對李賀、陶淵明作過認真的行年考證,寫有《十四家詩抄》、《宋五家詩抄》、《陶淵明年譜中之問題》、《李賀年譜》等著述。他治學嚴謹,取材翔實,思想敏銳,他這方面的著述凡近百萬言。 語文教育方面 在語文教育方面,他與葉聖陶聯璧,共同著有《國文教學》、《精讀指導舉隅》、《略讀指導舉隅》等書。他編過多種教材和課本,臨終前還與葉聖陶、呂叔湘合編《開明高級國文課本》等。 * 2愛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