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589-960).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589-960)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589-960) 主讲 邱昌员 教授 文学博士 绪 论 一、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 1、各种文学体裁的共同进步和全面繁荣 诗歌、散文、词、传奇、变文等 2、诗歌的极度繁荣 诗歌成为了一个朝代的代表文学,甚至是中华文化和文学的代表。 A、诗人诗作数量众多,诗歌普及程度极高。 清康熙年间编纂的《全唐诗》(900卷)收录诗人2200多人,诗歌作品48900首。 上毛河世宁、孙望、王重民、童养年《全唐诗外编》增补作品2000多首 陈尚君《全唐诗补编》增补作品4000多首、作者1200多人 作者涵盖上自帝王将相,下至普通百姓 B、诗歌体裁的集大成 C、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D、艺术成就辉煌灿烂 鲁迅先生说中国的诗到唐代已经作完了。 闻一多先生则说“诗唐”。 3、唐诗的分期(初、盛、中、晚唐) 严羽《沧浪诗话》把唐诗分为唐初、盛唐、大历、元和、晚唐五个时期 此后,宋元之交的方回《瀛奎律髓》中提出“中唐”概念。 元杨士弘《唐音》正式列出了“初、盛、中、晚”的标目,“四唐”说大致取得定型。 明人高棅《唐诗品汇》在此基础上对唐诗在各个时期的流衍变化情况作了具体分析,使“四唐”说形成完整的体系而正式确立。 初唐:唐开国武德元年至玄宗开元初年(618-713)约90年时间 盛唐:开元初至代宗大历初年(713-766)约五十年时间 中唐:大历初年至文宗大和初年(766-836)约70年时间 晚唐:文宗开成初年至唐亡(836-907)约70年时间 二、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1、经济繁荣、社会安定 2、儒道佛兼收并蓄的活跃的思想环境和开明政治。 3、南北文化合流而形成全面高涨的文化背景。 4、科举制度的实行培育了新型的文学创作主体。 5、文学自身的演进规律。 第一章 隋代及初唐的诗坛 第一节 隋代诗坛 隋代只有27年,文学家主要卢思道、杨素、薛道衡。 卢思道《从军行》写思妇与征夫 杨素《出塞》 薛道衡《昔昔盐》、《人日思归》 暗牖(YOU)悬珠网,空梁落燕泥 隋炀帝《春江花月夜》等 第二节 初唐四杰 唐代的第一个文学创作群体 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 唐代文风变革的开始 初唐四杰对齐梁遗风进行抨击扫荡,他们指斥齐梁遗风是“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杨炯《王勃集序》),他们反对纤巧浮艳的文风,反对绮错婉媚的“上官体”,崇尚昂扬健康、乐观向上的审美风格,以诗笔抒写自己的人生实感,把诗歌从宫廷引向了市井、边塞和其他生活领域,诗歌在他们手中已不是点缀升平的装饰,而是纪事抒怀、抒情言志的工具,由此,形成了初唐气韵,为盛唐气象作了先期准备。 一、王勃(650-676) 《滕王阁序》及诗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二、杨炯(650-695) 以五律较胜,总体成就和影响在四杰中居末位 《从军行》 三、卢照邻(637-689) 号幽忧子,患严重风疾,十多年“宛转匡床,婆娑小室”,“寸步千里,咫尺山河”,自沉颖水而死。 代表作《长安古意》:贵族的享乐、上层社会的倾轧、市井娼妓、自己的穷愁。艺术上铺叙、对比、连珠格和复沓层递句式以及双声迭韵,铺张扬厉,以赋为诗,成为七言歌行“初唐体”的典范作品。 四、骆宾王(640-684) 七岁诗《鹅》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讨武曌檄》)“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 《帝巾篇》是《长安古意》的姐妹篇 《在狱咏蝉》咏物自喻,托物言志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五、四杰的评价 杜甫《戏为六绝句》: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费江河万古流。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代白头吟):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第四节 张若虚与唐诗兴象 经过九十余年的发展,初唐诗歌在题材范围的扩大、体物写景技巧的成熟、声律的完善和风骨的形成等诸多方面,已为唐诗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而刘希夷和张若虚的歌行体则为诗歌意境的创造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张若虚今存诗两首,单凭一首《春江花月夜》奠定了他唐诗大家的地位。这首诗将诗情、画意与对宇宙奥秘、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剔透的诗境。类似的诗境创造,也体现在刘希夷的诗中。表明唐诗意境的创造已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为盛唐诗歌的到来作了艺术上的准备。 律诗的确立 初唐的诗文革新运动不仅表现在精神和内容上,同时也表现在文体上。初唐诗歌在继承周颙、沈约“四声八病”的基础上,发展到上官仪的“上官体”,又经过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文章四友”的努力,最后经沈佺期、宋之问“回忌声病,约句准篇”,近体诗得以最后成熟定型,从此,近体诗成为我国古代诗坛上最为重要的诗体,中国古代的诗体至此发展完备并基本稳定下来,直到新文化运动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