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蜂蜇伤的救治及预防ppt课件
蛰伤的治疗策略 碱化治疗 4-5%碳酸氢钠注射液,每日400-600ml。 5%葡糖和0.9%氯化钠注射液输注(容量比为1:3),4000-6000ml/日。 碱化治疗 水化治疗 注意事项: 以上两种治疗必须同步进行,特别是NaHCO2不能单独使用。 水化及碱化充分的标准为:患者尿pH值维持在7-9之间,尿量保持150-250ml/h,HCT(红细胞比容)维持在30-35%。 1)全身水化及碱化治疗 蛰伤的治疗策略 2)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使用氢化考的松100-200mg/d,3-5天。 3)抗组胺药物:苯海拉明 4)保护肝肾功能 蛰伤的治疗策略 注意: 在3-5日内,中度蜂蜇伤病例有可能发展为重度病例,所以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 胡蜂蛰伤的预防 远离、不要主动攻击 不要拍打 被蜂群攻击,应尽快用衣物包裹暴露部位,可蹲伏不动,不要迅速奔跑,更不要反复扑打 胡蜂喜欢艳色,不穿颜色鲜艳衣服 尽量穿长袖长裤的衣服,戴帽子上山 不擦香水 野外作业人员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蛇药、抗过敏药等) 谢谢聆听! @WPS官方微博 * * 胡蜂蜇伤的救治及预防 胡蜂与蜂毒 别名:黄蜂、蚂蜂或马蜂 属膜翅目胡蜂科,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胡蜂与蜂毒 生活习性 光照:有喜光习性。风力在3级以上时停止活动 湿度:相对湿度在60~70%时最适于活动,雨天停止外出; 食物:胡蜂嗜食甜性物质,腐食(腐烂的小动物)。 温度:一般气温在12~13℃时,胡蜂出蛰活动,16~18℃时开始筑巢,秋后气温降至6~10℃时越冬; 胡蜂与蜂毒 中国常见的胡蜂有115种。 我省秦巴山区生长的主要是金环胡蜂。 金环胡蜂 胡蜂与蜂毒 胡蜂巢 胡蜂与蜂毒 蜂 毒 多肽类 酶类 非肽类物质 组织胺 5-羟色胺 乙酰胆碱 透明质酸 磷脂酶A 磷脂酶B 溶血毒肽 蜂毒明肽 肥大细胞脱粒多肽 蜂毒的成分: 理化性质: 毒液呈碱性,易被酸性溶液中和。 胡蜂与蜂毒 组胺: 使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增加心率和心肌收缩力,抑制房室传导; 兴奋平滑肌,引起支气管痉挛,胃肠痉挛;刺激胃壁细胞,引起胃酸分泌等 胡蜂与蜂毒 5-羟色胺: ?血压:①短暂的降低,这与5-HT激动5-HT3受体,引起心脏负性频率作用有关;②持续数分钟血压升高,这是5-HT激动5-HT2受体,引起肾、肺等组织血管收缩反应所致;③长时间的低血压,是骨骼肌血管舒张所致 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 血小板聚集:此外,5-HT激动血小板5-HT2受体,可引起血小板聚集。 胡蜂与蜂毒 平滑肌 激动胃肠道平滑肌5-HT2受体、激动肠壁内神经节细胞5-HT4受体均可引起胃肠道平滑肌收缩,使胃肠道张力增加,肠蠕动加快 ? 胡蜂与蜂毒 神经系统? 可引起镇静、嗜睡和一系列行为反应,并影响体温调节和运动功能。作用于感觉神经末梢,引起痒、痛等症状。 胡蜂与蜂毒 透明质酸酶: 对组胺有传播扩张作用,引起蜇伤灼痛,充血肿胀,乃至组织坏死。 肥大细胞脱粒多肽 能使肥大细胞颗粒沉降,释放组胺 胡蜂与蜂毒 对烟碱型胆碱能受体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横纹肌溶解 直接或间接抑制、损害心肌导致心肌炎、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及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蛰伤临床表现 全身表现:发热、全身疼痛、烦躁、肌肉痉挛等 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疼痛,或出现瘀点和皮肤坏死 眼部:眼睛疼痛剧烈、流泪、红肿,角膜溃疡 蛰伤临床表现 过敏反应:常发生在蜂蜇后数分钟到几个小时内,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现:皮肤荨麻疹、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心率增加、过敏性休克,呼吸循环衰竭。 蛰伤临床表现 溶血性贫血: 表现:贫血、酱油尿、茶色尿、肾功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