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强夯加固回填程实践
强夯法加固回填土地基工程实践
浙江建筑2001年第3期[总第1o7期
强夯法加固回填土地基工程实践
唐毂(建德ilJ处筑设计目f究院建德31l600J单金盘(浙江浙联房地产r发公l杭州3~00C0)
梁旭蔡袁强(浙江大学土木系杭州31oo27)
摘要诚文结☆强夯沾l处理浙盯山型凹填土地基的工程实例,对强夯技屎进行现场测试.为浙地推r
设地处理方沾进行r尝试.
关键词攫夯浊加阎回填沾地基处理
1工程概况
强夯法又名动力压实法(I~lamieCompaction
Method),它是反复由很重的锤(一般l0~40t)提到
高处使之自由落下(落距一般】0~4om)给地基以冲
击和振动,从而提高地基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自
,0世纪6o年代末由法国Mcnard技术公司首先运用以
来,因其具有经济易行,效果显着,设备简单,施工
便捷,质量易控制,使用范围广,节省材料,施工周
期短等优点而受到了广泛重视.但是对于强夯加固地
基的机理,目前工程界还存在着不同看法,并且由于
施工现场的夯击能量大,振动较强,仪器的埋设和保
护较为困难,目前成功的还不多.笔者结合某--,b区
非均匀回填土地基处理工程,进行了强夯效果的检
测,以验证强夯处理的优点和不足,为进一步发展强
夯技术及其在类似地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取得了一定
的经验.
某县山区需开发一经济适用房小区,总占地面积
约lhm.该小区分A,B两块.现就B块来作为实例
说明,其地质剖面见图l.地形地貌为丘陵地段,由
许多标高小于200m的山体组成,最高处标高
17066m,最低处标高150.53m.原始地形最大高差
达20m左右.地质情况如下:①层为素填土,近期
回填而成,成分以附近山体上开挖出来的岩块.岩
屑,碎石块为主,随意填积,成分含量有很大随意
性,常含几百斤的块石,整体尚处于自重压密阶段.
属欠固结土,不能作为直接持力层.土层厚度与地形
有关.山坳内较厚,介于5.0~9.Om之间,山坡处多
介于3.0~6.Om之间,而山顶处缺失,重型(II)触
探¨=15击;②层为耕植土,厚0.3~0.4m,主
要分布于坳地中;@层为砂质粘土,砂砾含量25%,
中细砂为主,仅分布于坳地范围内,层厚介于06~
1.4m之间,舭35=3击,地基承载力标准值l^=
210kPa;④层为碎石类牯土,碎石含量多大于45%,
主要分布于山坡及坡麓地带,层厚多小于1.0m,
5=8击,^=300kPa;@层为岩石层,承载力较
高,5=130击,岩压抗压强度平均值=
18.64MPa.抗压强度标准值=6.94MPa,=
500kPa.
委..二±
L¨0:?:l@强风札凝裹岩
,广西十风此蛙虞岩
¨J0;i多施馘直#
图1典型地质剖面图
2地基处理方案的设计
由以上资料可知,该地基存在以下特点:@回填
土较厚,且含有较多大块石;且以块石,碎石,岩屑
为主,级配尚可,粘粒含量少;⑥采用人工挖孔桩需
进人中风化岩层,桩较长,且在b800以上,含有较
多的大块石;@场地土质不均匀,尤其表层填土厚度
不等.这些特点给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
难,大大增加工程造价(每单位面积造价:人工挖孔
桩120元/,强夯法3o元/).根据场地实际情
况,并结合国内外大量强夯法处理地基的有关资料,
经慎重研究,决定对素填土厚度相对均匀的地块采用
强夯处理,并通过强夯试验来确定其加固效果.对强
夯处理的房屋单元,采用整板基础,进一步提高了其
整体性
1975年强夯法的创始人Menard提出了下式来估
算强夯影响深度H:
H≈,M?h
?
J7
式巾一夯锤重㈩t;^一锤落距(m).国内外大量
的工程实践表明,直接采用上式计算得出的有效加固
深度普遍偏大,这在工程中是属于不安全的.对
MerIa【d公式进行修正.则式应为.,/M-h,其中修正
系数n,根据工程经验取值.对于本工程的碎石和砂
土地基,采用夯锤重17t,锤底面积45m2,强夯夯
击3遍.每遍夯距6m,夯点布置见图2,夯锤落距
14m.第一遍强夯每点夯击8~10次,同时最后两
击平均夯沉量小于iOem控制;第二遍强夯每点夯击
6~8次,同时以晟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小于7.5cm控
制;第三遍每点夯击6次,同时以最后两击平均夯沉
量小于5cm控制三遍强夯结束后,再进行满夯,此
时夯锤锤印必须互相搭接i/2,每点3击.强夯时处
理范围超过基础外缘宽3m.因为地处IjJ区,地下水
水位较深,夯击时可以连续作业,可不考虑L踩水压
力消散的影响.
|.
0奠0:
^A二^I1
0.t,
△I]凸il^1
㈠地0嘴
图2夯点布置图
3加固效果检测和分析
(1)动力触探:采用钻孔与重(I1)动力触探相
结合的方法,在45—48单元内任意选择了4个点进
行检测.结果表明,重(Ⅱ)型动力触探锤击数标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