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清代外销油画艺术品市场价值洼地.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外销油画艺术品市场价值洼地

清代外销油画艺术品市场价值洼地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清代油画主要以宫廷油画和外销油画为代表。由于大多数宫廷油画都保存在国内,关于宫廷画家及其艺术创作的文献史料也比较翔实,因此,学术界对宫廷油画的研究较为深入,人们也比较熟悉。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内学术界对外销油画的研究还十分粗浅,人们对外销油画的认识也有待深入。这应该是造成清代外销油画整体价值被明显低估的重要原因。但是,无论从清代外销油画的历史价值来看,还是就艺术价值而言,清代外销油画都是值得学术界深入研究,值得收藏者引起重视的中国早期油画品种。   顾名思义,外销油画就是以对外销售为目的而绘制的油画。因此,外销画也被称为贸易画。从艺术风格来看,清代的外销画家直接或间接地向西方画家学习,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了17世纪荷兰绘画、18世纪意大利绘画和18世纪英国绘画的艺术观念;从绘画技法来看,外销油画既取法西洋画的技法,又有机地融入了中国画的特点。这就使得外销油画既不同于地地道道的西洋油画,又明显有别于传统的中国绘画;从题材类型来看,外销油画的题材类型极其广泛,家庭生活、历史故事、农业生产、手工制作、衣食住行、商业贸易、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游艺娱乐、婚丧嫁娶、山川海港、花鸟鱼虫,无不囊括其中;从销售流向来看,外销油画的买家主要是到访广州的国外商人、官员、海员和游客,外销油画就类似广东人所说的“手信”(外出归来信手捎回的小礼物)。这些外销油画则主要销往欧洲,后也及至美国。这一历史背景使得清代外销油画目前主要被欧美的公私藏家收藏,国内的收藏反而零零散散,罕成体系。   一、清代外销油画的历史价值   外销油画大都以清末岭南地区的社会风貌和民间生活为题材,形象地再现了清末岭南地区的风土人情。例如,香港艺术馆收藏的《渔民烧火图》、《乡村乐手图》、《村庄卖艺图》、《广州戏棚图》等一系列外销油画皆以乡村风俗入画,不仅描绘出了岭南地区的自然风光,而且记录了底层民众的生活状况。这类题材的油画作品多为当时来华的西方人“命题”,而由中国外销画家创作。虽然不可避???地带有西方人的猎奇色彩,但依然是研究清末岭南地区农村风俗的重要资料。1837年8月出版的《中国丛报》曾经刊登过林呱的一套六幅《鸦片烟鬼图》,并配有解说文字,详细解说了这六幅图画,将西方人的看法诉诸笔端。广州博物馆现在还收藏有一套十一幅《鸦片图》,详细记录了鸦片装箱、切鸦片球、泡鸦片球、水煮鸦片、调剂鸦片、鸦片烟具、贩卖鸦片、销售烟具、鸦片交易和吸食鸦片的真实场景。这些作品不仅客观描绘了鸦片的生产和流通,而且记录了中国人吸食鸦片之后的悲惨命运,还真实反映了清末岭南地区的社会现实。   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外销画又增加刑罚题材。广州博物馆收藏的一套十二幅《刑罚图》就涵盖了审判、敲首、鞭刑、枷号、示众、发遣、监斩、腰斩、凌迟、绞刑等内容,描绘生动,微细毕至。例如,《审判图》就描绘了县令、师爷、衙役、犯人等各色人物在公堂上的断案场面,表情生动,动作夸张,戏剧性强。正如广州博物馆馆长程存洁研究员所说,清代外销画是“十分难得的反映广州口岸社会风情的珍贵图像资料,极大地补充了中国传统官修史书和文人笔记文献记载之不足”,应该充分肯定外销画“在中西文化交流史和社会史中的地位”(程存洁,2008)。总的来看,清代外销油画可谓是融国画与洋画、历史与艺术、高雅与通俗于一体的独特历史画卷,对中国美术史、美术交流史、清代社会史、清代风俗史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是当之无愧的“美术之外的美术,历史之外的历史”。   二、清代外销油画的艺术价值   客观地讲,对于清代外销油画的艺术价值不能一概而论。毋庸置疑,批量复制的商业化生产确实是清代外销油画的一大特色。但复制的仿品也有精粗优劣之分。在斯当东(中译本,1963)的《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一书中,就有这样一段记载,“伦敦一位鉴赏家收藏了中国画家上色摹效佐休阿?累诺尔兹爵士的一幅画,他认为这个仿件也可以列入艺术精品。”换句话说,原创还是复制,并非判断艺术品优劣的唯一标准,更何况许多外销油画都不是一味地模仿,而是在取法西洋画技法的同时,融入了中国画的特点,中西结合,自成一家。另外,史贝霖(Spoilum)、关乔昌(Lamqua)等优秀外销画家作品的艺术性也是应该受到肯定的。   早期的外销画家主要通过临摹自学西洋画,缺乏专业指导,但是特色鲜明。据英国政府马嘎尔尼(Macartney)访华使团成员约翰?巴罗(John Barrow,1804)的记载,广州的画家“不仅画出一朵花的花瓣、雄蕊、雌蕊的准确数目,也画出叶片的数目,在画中如数呈现。他们模拟自然界艳丽色彩的本领也是无人能及的。欧洲彩色印刷画送到广州,被他们复制得相当逼真。”当然,“所有的缺陷和污点,不管是原本就有还是无意造成的,他们都照画不误。作为纯粹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