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次北固山》赏(全).doc.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次北固山》赏(全).doc

王湾《次北固山下》赏析 (1979)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意):我这次回乡的消息从什么地方才能告诉家里的人呢?这时正好一群北归的大雁飞过头顶,它们不是正要经过洛阳的吗?那就托大雁捎个信吧: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把我即将归家的消息早点告诉我家里的亲人吧! 【意译】: 迢迢的客路绵延在青青的北固山外, 我乘坐着船儿正行进在碧绿的江水中。 潮水上涨高与岸平啊, 人的视野显得更加地开阔, 江面上和风吹拂, 那船帆就象悬挂在江面上一样轻盈地向前划行。 在残夜未消的时候, 红日从东方海水相接处生了出来。 在残冬尚未逝尽的时候, 江岸上显露出的浓浓春意已闯入人们的眼帘。 我回乡的消息怎样才能告诉家里的亲人啊? 烦劳你们北归的大雁, 在飞过洛阳的时候给我家人捎个信吧 【题解】: 王湾(公元693年~751年),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唐玄宗先天年间(712)进士,授荥阳县主簿。唐玄宗开元五年(717) 受荐参与编次官府所藏图书,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其后行迹不详。 《全唐诗》卷一一五录存其诗十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次北固山下》。 诗人在唐先天年间或开元初年,曾游历江南。于岁末春初之季诗人在舟旅兼程返还故乡途中,泊舟京口(今镇江)北固山下拂晓启航的时候,触景生情写下了《次北固山下》这一千古名篇。 诗题作《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在北固山下。 “次”:旅行所居止之处所。此作“停宿”解。“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横插江中,三面临江,形势险固,因以为名。诗人泊舟北固山下拂晓启航时看到眼前潮平岸阔,残夜归雁壮美的景色,引发思乡之情,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传诵千古的五律《次北固山下》。全诗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和谐优美,妙趣横生,堪称千古名篇。 《次北固山下》最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王湾这首诗《次北固山下》由于格调壮美,意境开阔,千百年来都受到人们的推崇。据说开元中,宰相张说曾亲自将这首诗题写于政事堂上,“每示能文,令为楷式”。让人们学习。明代胡应麟认为诗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二句 “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是区别盛唐与初唐、中唐诗界限的标志(《诗薮》)。可见这首诗在唐诗中的地位和影响。 【赏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首联写诗人作客江南,于岁末春初之季正舟旅兼程返还故乡。 “客路”:客:旅客,客路,即旅途中的道路。“青山”:这里指北固山。“客路”在“青山”之“外”,是说其旅途道路之遥远。诗人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表明人在返乡旅途中,时而鞍马陆路、时而行舟水上,日夜兼程,并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其思家赶路的急切心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首联诗意):迢迢的客路绵延在青青的北固山外,而此时我乘坐着船儿正行进在碧绿的江水中。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颔联写诗人伫立船头眼前所见江面上的景物。江面上是“潮平两岸阔”;行舟是“风正一帆悬”。 “潮平两岸阔”:“阔”写出了涨潮时长江的气势,水面变得宽阔了。由于春到江南,雪消雨降,因而江水上涨,与岸齐平了。既然江水高与岸平,那么严冬枯水季节高出江面的两岸自然就消失不见了,展现在船上人视野中两岸上的景物也尽现眼底,显得更加开阔了。 “风正一帆悬”。风正:指顺风。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但如果猛烈,那船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平顺地“悬”着。“悬”反映了风顺而和,行船平稳。可见诗人写景遣词之传神。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是转弯子,这样的景致是不可能出现的。如果在山峡之中行船,即使风顺而和,但由于江流湍急,这样的景致也是无法出现的。所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联,就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风貌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颔联诗意):潮水上涨,高与岸平,船上人的视野也显得更加开阔了;和顺的江风轻轻地吹拂着,那船帆就象悬挂在江面上一样轻盈地向前划行。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颈联继续写诗人伫立船头眼前所见江面上的景物。远处是“海日生残夜”;近处是两岸“江春入旧年。” “海日生残夜”,“海日”:从海上初升的红日。海,这里指长江。古诗中常以海指江。“残夜”:夜将尽未尽的时候。“海日生残夜”,含有“江中日早”的意思。“江中”为什么“日早”?在“潮平两岸阔”一句中,诗人已作了暗示。长江下游,由于潮水上涨,江面宽阔,水天一线,恍若与大海相连。诗人行舟江上伫立船头,视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