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医学史2章 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外医学史2章 PPT课件

〈社会背景〉 先秦两汉时期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社会背景〉 科学文化: 史学——《史记》、《汉书》 〈社会背景〉 总之,从战国到秦汉在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环境等方面为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中医药学出现了发展高潮,中医学术体系建立! 〈社会背景〉 这个时代末,世界人口约有2亿5000万,其中半数以上住在西欧的罗马、西亚的波斯和中国的汉朝这三个大帝国中。 波斯被亚历山大三世所灭,建立了西起希腊,东至印度的庞大帝国。 〈社会背景〉 亚历山大大帝坚持专制 〈社会背景〉 哲学大师柏拉图及其老师苏格拉底 剧作家索福克里斯和阿里斯托芬 史学巨匠希罗多德 西方医学最初产生于古希腊 以经验观察和思辨推理为基础的古典医学体系。 〈社会背景〉 亚历山大时期,解剖学和生理学积累了大量资料。 罗马帝国时期,解剖学、生理学、药物学、临床医学取得诸多成就。 【主要内容】 先秦与秦汉医学 中医理论的形成(重点) 中国著名医家及其主要成就 西方古典医学的奠基 西方古典医学的发展 教学要求 掌握中医四大经典的主要内容与成就 掌握希波克拉底和盖伦的主要医学就 熟悉扁鹊、西方古典医学的奠基 了解亚历山大医学 了解古罗马医学 (一)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医书】 1. 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现存最早论述经脉的文献。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臂泰阳、钜阳脉) 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马王堆汉墓医书】 2.《五十二病方》 现存1万余字,分52题,医方总数283个; 提到病名,现存的有103个,临证方面包括了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外科尤为突出。 所载方剂多种多样,载药247种,处方用药初步运用了辨证论治原则。 反映了西汉以前的医学水平,现存最早方书 【马王堆汉墓医书】 3.帛画《导引图》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疗体操图。 动作姿态分类:1.呼吸运动;2.活动四肢及躯干运动;3.持械运动。 图中标明了动作名称及防治的某些疾病。 模仿动物动作的导引术式,是古代仿生学在医疗体育中的具体运用。 《导引图》“以丈(杖)通阴阳” 【马王堆汉墓医书】 4.竹木简医书 《十问》、《合阴阳》、《杂禁方》(木简)、《天下至道谈》 多为古代养生学和房中术等方面的著作。 养生原则:避风寒(遵循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调饮食起居,畅情志(控制喜怒哀乐),坚持操练气功导引,调适和节制房事生活。 马 王 堆 医 书 马 王 堆 医 书 二、其他汉墓出土的医书 (一)《脉书》 1.与马王堆《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阴阳病死候》互为补充; 2.部分病名在马王堆医书和《黄帝内经》中未有记载。 3.最早用“流水”和“户枢”的比喻阐述人体运动有益健康。 《引书》 内容:1. 四季养生之道;2. 导引术式及其作用;3. 致病因素、防治方法以及养生理论。 与马王堆《导引图》互为补充,是研究气功、养生学珍贵文献资料。 (二)甘肃武威汉简 东汉早期古墓,挖掘简牍92枚; 《治百病方》:保存医方30余个,药物近100味,详细记载了病名、症状、药物剂量、制药方法、服药时间,各种不同的用药方式及针灸穴位和针灸禁忌等。 特点:1.体现了辨证论治思想;2.药物学、方剂学均达到相当水平。 甘肃武威 (东)汉简牍 中 山 靖 王 墓 出 土 第一节 【小结】 这一历史时期,中医学曾出现大批医书和著名医家,正是在这样丰富的积累之上,才产生了“四大经典”。 第二节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 《黄帝内经》 《黄帝八十一难经》 《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一、《黄帝内经》! 作者——黄帝? 成书——上古时期?原自医学天才之手? 篇卷、传承? 基本内容? 成就? (一)作者与成书 《四库全书》:“其书云出上古,固未必然,然亦周、秦间人传述旧闻,著之竹帛。”时风盛行崇古之风,凡有撰著,皆托名先圣所作。 托名黄帝与其臣子岐伯、雷公、伯高等以问答形式讨论医学问题。 (一)作者与成书 成书年代:战国至秦汉 作者:并非一人一时之手笔。 2、名称 “黄帝” 3、传承情况 篇卷: 《素问》、 《灵枢 》各9卷, 每卷9篇,全书共18卷,162篇。 流传:《素问》——至唐代仅存8卷,唐代王冰补入7篇大论。 宋代又补充2篇素问遗篇,《刺法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