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培训ppt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培训ppt课件

SFTS病例的临床表现 袁春,崔宁,王炳军等。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27):3413-3417 实验室检测 项目 检测数 正常   升高   降低 频数 比例(%)   频数 比例(%)   频数 比例(%) 血小板(PLT) 61 4 6.6         57 93.4 白细胞(WBC) 62 8 12.9   2 3.2   52 83.9 尿蛋白(PRO) 43 7 83.7   36 83.7       尿隐血(BLD) 46 19 41.3   27 58.0       大便潜血 19 15 78.9   4 21.1       谷丙转氨酶(ALT) 52 10 19.6   41 80.4       谷草转氨酶(AST) 51 4 7.7   48 92.3       白球比例(A/G) 51 6 11.8         45 88.2 碱性磷酸酶(AKP) 52 39 73.6   3 5.7   11 20.8 乳酸脱氢酶(LDH) 39 1 2.6   37 94.9   1 2.6 磷酸肌酸激酶(CKP) 37 12 32.4   22 59.5   3 8.1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35 19 54.3   16 45.7       引自中国CDC病毒所李德新所长会议交流材料 实验室诊断 分子生物学方法 使用Real-time RT-PCR检测病毒的核酸(RNA),S片段 快速、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但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不能用于现场,容易因污染出现假阳性 血清学方法 检测血清中IgM抗体,或抗体阳转,或抗体4倍或以上升高 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够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诊断标准 依据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等或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1. 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诊断标准 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具备下列之一者:(1)病例标本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病例标本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者;(3)病例标本分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鉴别诊断 应当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等立克次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败血症、伤寒、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相鉴别。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治疗 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 患者应当卧床休息,流食或半流食,多饮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等。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治疗 不能进食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当及时补充热量,保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尤其注意对低钠血症患者补充。高热者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药物退热。有明显出血或血小板明显降低(如低于30×109/L)者,可输血浆、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严重低下患者(低于1×109/L),建议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治疗 体外实验结果提示利巴韦林对该病毒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可以试用。继发细菌、真菌感染者,应当选敏感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基础疾病的治疗。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应当慎重使用。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出院标准 体温正常、症状消失、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或明显改善后,可出院。 调查与报告 调查目的 为控制疫情提供流行病学线索 为了解该病流行病学特征积累数据 调查对象 散发病例:包括疑似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 聚集性病例:2周内,在同一村庄,或在同一山坡、树林、茶园、景区等地劳动或旅游的人员中,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或在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出现类似病例 个案调查 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1.基本情况 2.临床资料 3.病例家庭及居住环境情况 4.暴露史及病例发病前活动范围 聚集性病例的调查 注意调查感染来源 宿主媒介调查 调查病例居住地和生产活动周围生境中的动物种类(包括家畜及啮齿动物)以及媒介的分布情况,采集动物血清标本和媒介标本进行相关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以查明可能的动物宿主和生物媒介 预防控制措施 加强病例管理,降低传播风险 (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与病人血液直接接触 ) 开展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培训,提高防治能力 加强检测,提高实验室诊断能力 做好公众健康教育,提高防病知识水平 报告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确诊病例时,暂参照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于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对于实验室确诊病例,应当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条目下的 “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进行报告 . 谢谢! * * * * * * * * * * * * *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