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P-00TR023团队软体过程(TSP).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TSP-00TR023团队软体过程(TSP).pdf

團隊軟體過程(TSP) CMU/SEI-2000-TR-023 團隊軟體過程 (Team Software Process, TSP) 摘要 團隊軟體過程(Team Software Process, TSP)可以在軟體密集產品的開發上,對工程團隊提 供指引。初期使用TSP 的經驗顯示,其應用可以改善工程團隊的品質與生產力,同時, 協助工程團隊可以更精確地滿足成本與時程的承諾。TSP 係針對成員為2 至20 人的團 隊使用而設計的,而大型多團隊TSP 過程(multi-team TSP process)則是為最多約有 150 個成員的團隊而設計。儘管TSP 版本是為大型專案所規劃的,但在寫作本報告的時刻, 仍尚未面世。 本報告書在描述TSP 及其發展的過程。我們將以簡短之軟體品質背景探討作為開始,說 明團隊合作(teamwork)基本要素的綜觀。然後,我們會說明TSP 、個人軟體過程(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PSP) 、及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CMM)過程改善提 案三者間的關係。報告中我們亦會說明TSP 過程結構、TSP 團隊的啟動、TSP 團隊合作 過程、以及導入TSP 的方法及相關議題。報告最後會以TSP 經驗審視、現況與趨勢作 為結束。 1.軟體品質 團隊軟體過程(Team Software Process, TSP)是遵循戴明(W. Edwards Deming)與卓蘭(J.M. Juran)[Deming 82, Juran 88]所創建之品質策略發展出來的。此一策略在 1976 年,由費根 (Michael Fagan)[Fagan 76, Fagan 86]延伸到軟體過程上。由於在 1987 年能力成熟度模型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CMM) ,及1995 年個人軟體過程(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PSP)的引介,得到更進一步的延伸[Humphrey 89, Humphrey 95, Paulk 95] 。 在 PSP 之後,軟體過程改善上更重要的一步,就屬團隊軟體過程(TSP)的引介了。TSP 為工程設計工作提供了紀律嚴明的環境。TSP 發展的主要原動力,乃是工程團隊只有在 正確編組、適當地訓練、納編技術純熟的成員、並且有效地領導的狀況下,可以產出優 異之產品的信念。TSP 的目標,就是要建立及引導這樣的團隊。 2. TSP 發展的過程 漢弗瑞(Watts Humphrey)在 1996 年發展出TSP 過程的最初版本,他的目標是要提供一種 作業性過程,以便協助工程師們能夠絲毫不差地進行具備品質的工作。他設計出最初的 TSP0 過程,而且儘可能單純,並以兩個團隊來測試,然後審視結果,以瞭解其運作的 狀況。接著,他檢驗團隊所需的進一步指導,然後強化這個過程,以提供這類的指導。 第一個TSP0 過程,是為經過PSP 訓練團隊所設計,該團隊除了TSP 過程與團隊中間管 理階層所提供的訓練及指導外,不接受其他的訓練與指導。 根據兩個最初TSP 團隊測試結果顯示,TSP 可在規律化的工作上,對工程師提供協助, 2002/7/1 1/22 翻譯:林泰龍 團隊軟體過程(TSP) CMU/SEI-2000-TR-023 但還是需要更多的指導與支援。同時,也很清楚地顯示,管理階層應對TSP 過程,給予 廣泛的支援。之後,另一個團隊則使用經過加強的 TSP0.1 過程,此一版本提供了更多 必要之過程改善的資訊。 之後的三年,漢弗瑞訂定出九個之多的TSP 版本。其實,剛開始的時候,他的目標,是 想要瞭解,一般目的的團隊過程否可以幫助工程師完成他們的工作。在瞭解TSP 可以符 合此一基本目標之後,他的TSP 過程研展工作,直接指向化簡過程、縮減其規模、以及 提供讓過程更有效率、更有效用,所需的支援與指導上。結果,最新版的TSP 較TSP0.1 更為

文档评论(0)

zhoujiah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