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溪港古村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漫谈溪港古村落

漫谈溪港古村落 芜 晨   溪港古村落,位于平望镇西北约7公里处,从吴江城区到盛泽的快捷通道出发,过南厍,再过菀坪东,就到溪港了。 溪港的沿革与传说   以前,溪港是进入太湖的必经要道之一,民国18年(1929)称为镇。后来,由于地理环境、行政体制等发生变化,溪港由镇改为了村。1985年,平望到溪港的公路通车后,溪港老街的商贸业逐渐萎缩,原来在街上经商的居民迁移到平望镇区,一些店铺搬迁到平溪公路旁。但至今溪港仍是吴江境内一个较大的村级集镇,开设着不少商肆店铺。2008年1月,由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历史文化名村。   溪港古村中流淌着一条小溪,溪水清澈。这溪的名字叫韭溪,为何得此名,有着一段传说。   相传春秋吴越相争时,吴王夫差率军攻入越国都城、俘获越王勾践后,便居功自傲起来。越国施用美人计,献上美女西施,让吴王沉溺于酒色。越王勾践被放回后,不忘前耻,卧薪尝胆,暗地里作着灭亡吴国的准备。他派大夫范蠡遣军潜伏在濒临东太湖的一条小溪两侧,厉兵秣马,伺机进攻吴国。一天,屯驻在小溪两旁的越国兵士正在吃中饭,午餐是米饭加韭菜,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上面传下进兵的命令,“军令如山倒”,越国兵士们马上将饭菜倒入小溪,整装出发。顿时,小溪水面上到处飘浮着韭菜叶,原本清澈如玉的溪水显得越发碧绿了。越兵攻入木渎的馆娃宫、吴王夫差自杀后,勾践当上了“霸主”,那条曾经驻扎越国兵士的无名小溪也得了“韭溪”这个名字,流传了下来。 溪港的风光胜迹   到了溪港古村落的村口,就见到一座气宇不凡的石牌楼。石牌楼上东西两向镌刻着四副对联。   东向第一副:   擎三尺青锋,刘王翦害遗祠庙;   凌千层碧浪,勾践挥师传韭溪。   这副联上联说的是民间流传的刘猛将军挥舞宝剑驱除蝗虫的故事,溪港因这一故事而遗存了一座刘王庙(详见下);下联说的就是上面说的韭溪来历故事。   东向第二副:   耕读传家,延潘吴文脉;   渔樵问对,话周李门风。   这副联上联中的“潘吴”,指的是明末清初隐居在溪港的潘柽章、潘耒和吴炎,他们著有《今乐府》、《国史考异》、《松陵文献》、《明史记》、《食货志》、《遂初堂集》等书,在史学界和文坛上占有较高的地位(详见下);下联中的“周李”,指溪港的望族周氏和李氏,现存有周家厅和李八爷旧宅,均为吴江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点(详见下)。   西向第一副:   晴澜涵笠泽,远浦归帆留夕照;   橹影接莺湖,平沙落雁正秋光。   这副联上联中的“远浦归帆”和下联中的“平沙落雁”都为以前韭溪八景之一(详见下)。   西向第二副:   清波红树映东林精舍;   黛瓦粉墙缀西港虹霓。   这副联与溪港刘猛将军庙山门的对联基本相同(详见下)。   走进村子,就见到韭溪这条小溪。小溪两岸砌有石驳岸,河埠参差错落,河中段上有一座古桥,名为东林桥。此桥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拱形单孔,东西走向,初建无考,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清顺治三年(1646)两度重建,嘉庆三年(1798)重修。该桥南北两侧均刻有对联,北侧的那一副由于砌筑了驳岸被遮盖住了,南侧这一副仍旧看得到,颇有诗情画意,是为:   浩渺波光涵笠泽;   参差帆影接莺湖。   上联中的“笠泽”就是太湖,从溪港往西行不太远就是浩渺无边的太湖了;下联中的“莺湖”就是平望镇区的莺脰湖。   东林桥堍是当年溪港老街最为繁华热闹的地方,两堍街上店铺林立,不但有烟杂店、肉店、茶馆、酒店、药房、米行、水果行、日用百货店等,还有竹匠坊、箍桶坊、铁匠铺、理发铺等。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平望供销社、邮电局、医药商店、信用合作社等国营集体企业都在河东老街上设置分部,刘猛将军庙当年则是粮管所办公的地方。河西老街两旁为店铺,街道上方筑有廊棚,可为行人遮风避雨。   以前,老街上还有远近闻名的卤菜店,出售熏麻雀、太湖野鸭等,生意相当兴隆。老街上还有7家茶馆,吸引四周茶客。茶馆不仅设有清晨的早茶、早饭后的饭茶,还设有下午茶,节日设有夜茶。现今,溪港老街的基本格局尚在,且存有多处文物古迹。   东林桥东堍是刘猛将军庙,与东林桥同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庙现存建筑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祭祀元代将军刘承忠(也有的说是祭祀宋代将军刘锐,另有说法是祭祀宋代将军刘錡)。相传刘将军是驱除蝗虫的能手,得到百姓的尊崇与爱戴,元朝灭亡后,他投河自尽,世称刘猛将军。刘猛将军庙简称刘王庙,以前各地都有,吴江地区有数百座,溪港周围就有8座刘王庙。随着时过境迁,吴江各地的刘王庙都消失了,惟独留下了韭溪旁的这一座。刘猛将军庙在洋溢着阵阵纯朴古风的同时,与东林桥一起,构成了水乡特有的“桥庙相映”景观。近年来,平望镇政府、溪港村与吴江文物部门一起对刘猛将军庙进行了修缮,不仅恢复了昔日古色古香的风貌,还在山门口和正殿上配置了两副对联。山门口的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