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汇编-数列部分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汇编数列部分
1.(全国1/20)在数列中, .
(1)设,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项和.
解::(I)由已知有
利用累差迭加即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
(II)由(I)知,
=
而,又是一个典型的错位相减法模型,
易得 =
评析:09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一)试题将数列题前置,考查构造新数列和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前n项和,一改往年的将数列结合不等式放缩法问题作为押轴题的命题模式。具有让考生和一线教师重视教材和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重视两纲的导向作用。也可看出命题人在有意识降低难度和求变的良苦用心。
2.(全国1/14)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72,则= .
解: 是等差数列,由,得
. w.w.w.k.s
3.(全国2/14) 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
解析:由得,即
4.(全国2/19)设数列的前项和为 已知
(I)设,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I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5.(山东20)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已知对任意的,点均在函数的图象上。
(Ⅰ)求r的值。
(Ⅱ)当b=2时,记
证明:对任意的 ,不等式成立
解::因为对任意的,点,均在函数且均为常数的图像上.所以得,当时,,当时,,又因为{}为等比数列,所以,公比为,
(2)当b=2时,,
则,所以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成立.
当时,左边=,右边=,因为,所以不等式成立.
假设当时不等式成立,即成立.则当时,左边=
所以当时,不等式也成立.
由①、②可得不等式恒成立.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了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以及已知求的基本题型,并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以及放缩法证明不等式.
6.(北京14)已知数列满足:则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周期数列等基础知识.属于创新题型.
依题意,得,.
∴应填1,0.
7.(北京20)已知数集具有性质;对任意的,与两数中至少有一个属于。
(I)分别判断数集与是否具有性质,并说明理由;
(Ⅱ)证明:,且
(Ⅲ)证明:当时,成等比数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等比数列的性质,考查运算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分
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本题是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题,属于较难层次题.
(Ⅰ)由于与均不属于数集,∴该数集不具有性质P.
由于都属于数集,
∴该数集具有性质P.
(Ⅱ)∵具有性质P,∴与中至少有一个属于A,∴,故.
从而,∴.
∵, ∴,故.
由A具有性质P.
又∵,
∴,
从而,
∴.
(Ⅲ)由(Ⅱ)知,当时,有,即,
∵,∴,∴,
由A具有性质P.
由,得,且,∴,
∴,即是首项为1,公比为成等比数列..k.s.5.
8.(湖北15)已知数列满足:(m为正整数),若,则m所有可能的取值为__________。
【答案】4 5 32
【解析】(1)若为偶数,则为偶, 故
①当仍为偶数时, 故
②当为奇数时,
故得m=4。
(2)若为奇数,则为偶数,故必为偶数
,所以=1可得m=5
9.(湖北19)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n为正整数)。
(Ⅰ)令,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令,试比较与的大小,并予以证明。
解析:(I)在中,令n=1,可得,即
当时,,
.
.
又数列是首项和公差均为1的等差数列.
于是.
(II)由(I)得,所以
由①-②得
于是确定的大小关系等价于比较的大小
由
可猜想当证明如下:
证法1:(1)当n=3时,由上验算显示成立。
(2)假设时
所以当时猜想也成立
综合(1)(2)可知 ,对一切的正整数,都有
证法2:当时
综上所述,当,当时
10.(福建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6,=4, 则公差d等于
A.1 B C 2 D 3
【答案】 C
11.(福建15)五位同学围成一圈依序循环报数,规定:①第一位同学首次报出的数为1,第二位同学首次报出的数也为1,之后每位同学所报出的数都是前两位同学所报出的数之和;②若报出的数为3的倍数,则报该数的同学需拍手一次已知甲同学第一个报数,当五位同学依序循环报到第100个数时,甲同学拍手的总次数为________.5
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君利”白酒的市场计划.doc
- 南方酒业史上最大配送中心.docx
- 婚庆基本流程.docx
- 实业项目部防汛应预案.docx
- 市场营销 assignment 2.pdf
- 演示文稿——给石头.ppt
- 网购网站 品牌特卖频道活动规则.docx
- (F)多选题_TDSCDMA更新.doc
- (一)室内设计风格样式与流派.doc
- (ITAT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平面设计预赛试题(客观题含答案).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