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四个艺术家各自表述.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个艺术家各自表述

四个艺术家各自表述   完成商人到艺术家的转型后,原弓给了自己一个略显模糊的定位,“不是纯粹的商人,也不是纯粹的艺术家”。在他近期的作品《摇钱树》中,原弓将这两种角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灵感来自于2008年的汶川地震。   从2008年5月30日第一次入川开始,原弓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往返灾区十几次。当志愿者的同时,他拣了一堆当地人不要的废铜烂铁,小心地搬进北京市顺义区火神营的一个仓库。   偌大的仓库里,横七竖八地散落着近千把灰头土脸的镰刀、锄头,每把农具上都写着一个人名。一些农具已经用喉箍绑成了架子,这是尚未竣工的“摇钱树”。农具则是地震后,原弓从失地的农民手中收购来的,每把20元。   原弓清楚地记得收购农具那天,农民们排长队的景象。   “出卖自己农具的农民,脸上却洋溢着喜悦。”原弓说,作为一个艺术家,这样的景象让他兴奋。他决定用这些农具创作一棵摇钱树,“摇钱树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的价值寄托,镰刀和锄头则承载着当今社会变革中的一段故事。艺术家做不了什么,只能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些什么。”   原弓打算把该作品放到4月17日在北大举办的《“3+1”各自表述》当代艺术展上展出,一同参展的还有金锋、左小祖咒与奚建军的作品。   “我们四个人的组合很有意思,原弓是商人,左小祖咒是歌手,奚建军是海归,而我是个写作的人,是个伪知识分子。”独立艺术家金锋很看好这次展览,“各自表述中,每个人要表述的不一样。这中间,才有真正的当代艺术。我们活在这个现实里面,我们要表态。”      不像艺术的艺术      和很多艺术家一样,原弓在2008年汶川地震过后,把“根据地”设在了四川。在他看来,当时的四川,遍地是灵感。尽管这期间,他创作出来的一些作品并不被看作是艺术。   认识北川农民邓林是一个偶然的经历。碰到邓林时,他正蹲在路边,一边嚎啕大哭,一边用力敲打一堆钢筋水泥。原弓上前询问后得知,邓林有亲戚被这堆钢筋水泥砸死了。现在,他的老婆怀孕8个月,没肉吃,于是他打算把这些钢筋水泥砸了,换钱买肉。   原弓决定,把邓林敲了一半??水泥全部买下来,并让他给即将出生的孩子起个名字,把名字和预产期一起刻在水泥上。邓林给孩子起名为“邓礼石”,意为“向石头敬礼”。   两个月后,原弓得知,领孩子出生证时,邓林把孩子名字改成了“邓礼鑫”,“我觉得很好,很靠谱,这就是中国人的价值观。”   如今,刻着“邓礼石预产期”字样的几块石头和镰刀、锄头一起,躺在原弓的仓库里。   “灾区仅仅是一个媒介,我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媒介让大家对中国社会有所认识。”原弓说,他在灾区泡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标语是个很好玩的东西,因为它参与了整个赈灾过程。   “做标语的时候,政府给广告公司每条六七十块钱。不到一个星期,有领导来了,有新的指示来了,就得赶紧把旧的换掉。广告公司把这些用过的标语3块钱一条当破布卖掉。”原弓介绍说。--   原弓以3块钱一条的价格,从广告公司买了几百条红底白字的标语。回到北京后,他将这些地震中铺天盖地的标语设置成极具仪式化的帘幕,并围成道场状。这部名为《红帘512》的作品参加了2009年首届798双年展。但展出仅仅一天,就被要求撤出。   “我不想说我是用政治的方式做艺术,事实上,我觉得艺术在下手去做的时候,一定要去政治化。政治、宗教、道德都是属于他律性的东西,和艺术的自律性是两个方面。也就是说你是要用艺术作为―种语言,来述说这个社会,而不是参与政治。”原弓认为,有些东西尽管不像艺术,但自己觉得挺有意思,就去做了,“我不一定能把整个社会的问题述说得很清楚,但至少我把一些片段用艺术的方式记录下来,留给以后的人类学家去研究。能做到这一点,我的功能实现了。”   4月5日,本刊记者在原弓的工作室看到,被撤掉的“红帘”摆在仓库的正中央。这个高达6米的庞然大物披着耀眼的红衣,高傲地挺立在一堆废铜烂铁中央。多数条幅上,都能找到“感谢”、“伟大”等字样。   在原弓看来,这样的东西拿到灾区展出,和在北京展出,解读是不―样的,“当然,所有的解读都是误读,它倚赖于环境、人的阅历等等。在灾区,它们是散落的,但通过艺术转换之后,变成了一个道场,这更能说明问题。”      金锋和他的问题现场      2009年初,金锋把工作室从上海搬到了北京,和原弓等三名艺术家一起,住在顺义区火神营的一个园区里。金锋工作室的墙上,挂着其作品《信不信由你》的拓片。那是他从网络上搜集到的100条假新闻,他把它们凌乱地刻在墙面上。这一展览在南京和上海分别展出后,他又做了拓片,装点在自己的工作室。   从开始做老师,到后来任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学术部负责人,再到现在的独立艺术家,金锋认为自己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表述方法。   “以前你拿个毛笔,拿个宣纸,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