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口 黄河岸边守望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碛口 黄河岸边守望者

碛口 黄河岸边守望者   黄河左带吕梁右襟陕北咆哮而下,便有了沟壑纵横的晋陕大峡谷。千百年来,峡谷里商船穿梭不息,便有了黄河岸边一个个古镇。山西临县碛口,便是倚在吕梁山怀抱里的一个。   碛口古镇有“九曲黄河第一镇”和“水旱码头小都会”的美誉。历经沧桑几乎被遗忘的古镇,仍在讲述着黄河岸边的无边风月……      触摸黄河      踩着黄河的涛声,走在古镇的大街,会突然被历史的苍凉击中。临河主街的明清建筑被庄严肃穆的气氛笼罩着,让人分不清到底是颓败萧条,还是古朴厚重。百年老店早已传不出吆喝声,斑驳的大门,有如一双历经沧桑的眼在凝视着黄河,凝视着有如刻在岁月上的伤痕般的大峡谷……      碛口因下游 “大同碛”而得名。“碛”按当地人的说法是指黄河上因地形的起伏而形成的一段一段的激流浅滩。壶口是“黄河第一碛”,而名气紧随其后的“大同碛”被称作“二碛”。“黄河行船,谈碛色变”,“大同碛”是黄河中上游黄金水运通道的终点,碛口便别无选择地担当起了“码头”的重任。   顾不上欣赏古镇,我们便急着在岸边找了艘木制机动船,让船夫领着去看大同碛。越靠近大同碛,水流便越急湍,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巨手,把人拉向不可知的命运,黄河水在不远的浅滩上翻腾咆哮,激起的浑浊浪花雾般飘在眼前,在脸上留下一个个泥印。黄河在这里用它最本质最纯粹的颜色,以它惯有的沧桑和道劲,让我们霎时感受到一种恢宏。   水太大太急,船夫也不敢冒险靠近大同碛,只带着我们到对面的陕西走了一遭。回到岸上,远远地便看到古镇的地标性建筑――卧虎山上的黑龙庙,得知黑龙庙可以远眺大同碛,我们便又爬上了卧虎山。站在庙门前,居高临下,果然很清晰地看到黄河在大同碛拐了道弯,河面急剧收窄,仿佛倾斜成了一道长长的水幕,而远处的船只就像随时可能被倾轧的纸船。这种气势让人一阵心悸。   黑龙庙里有个戏台,唱戏从不用扩音设备,隔着黄河的陕西村庄也能听清戏文,故有“山西唱戏陕西听”之说。      黄河边的守望者      碛口古镇沿着黄河排开,建筑和街道则顺着山势层层叠叠、渐次升高,是清代山区传统建筑的典范。街道都用石头铺就,店铺都是高台阶平板门,一条长5华里的主街道时曲时折,连着主街的十余条巷道伸入数以百计的院落。   古镇其实并不大,住在古镇的每个傍晚我们都要去大街小巷散步,经常走到月上林梢才想起要回栖身的那孔窑洞。   与当地人聊天,和他们一样捧着巨大的粗瓷大碗蹲在大街上吃饭,仿佛置身在一幅褪色的老照片中,被人来车往打磨得油光水滑的石板路更是让人心静如水。沿着那些纵横交错的小巷,走进一户户庭院,精致典雅,有种让人追寻文化脉络的恬静。而走出巷子,无一例外,就是黄河。不禁羡慕碛口人,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就这样日日相随、触手可及。   像所有的古镇人一样,碛口人也喜欢缅怀昔日的风光。找个上了些年纪的老人聊天,递上一支烟,他就会告诉你古镇当年的繁兴:碛口镇兴起于乾隆年间,鼎盛时期曾云集了400余家大小商号,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来往货船通宵达旦,每天有150多只。“驮不尽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碛口街上尽是油,三天不驮满街流”是流传至今的民谚,仍能勾勒出昔日的一派繁华。在一家名为“天聚隆”的老油店里,看到大门、门廊和柱子都结了一层黑疤似的“油化石”,不知多少代搬运工用沾满油的手留下的痕迹,不经意成了岁月的见证。   说完后,老人一声叹息,重又陷入了吞吐出来的烟雾中。没有人能阻挡历史的进程,随着铁路公路运输的兴起,黄河水运被挤出了历史舞台。碛口古镇,就如这位老人,被长久地遗忘在荒凉贫瘠的黄土沟壑中,寂寂地守着母亲河,守着逝去的荣光与沧桑。但显然,仅仅守护是困难的,碛口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公布的“世界百大频危文化遗址守护名单”。不知道老人是否知道这个消息,如果知道,他守护的姿势中会不会添上几分沉重?      西湾的柔软时光      西湾是碛口镇的村子,一个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村。从镇上步行二十多分钟就到了。   西湾村很适合眺望,隔着湫水河在公路上便能看到村子。村里多明清风格的窑洞式建筑,房屋依山势而建,坡度很陡,屋宇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很有气势,更像个古风古韵的城堡,在蓝天白云的背景中,宁谧且沧桑。   流经碛口古镇的财富大多汇集到了西湾。碛口商贸的创始者陈氏家族,选择了西湾大兴土木,这个村子逐渐成了碛口陈氏商人的“家属宿舍”。据说西湾的布局很合风水,村里五条石砌的街巷代表着金木水火土五行,将30多座宅院连为一体,辅以高墙围护,整个村子就成了一个封闭式的城堡,仅南面留有三座大门,寓意天地人,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不少民宅都雕有异彩纷呈的木雕、砖雕和石雕,显示着这户人家祖上曾“阔过”。   走村串户很有意思,从外面看起来,整个村子堡垒般森严,但一进到村里,似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