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肚子里有一个火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肚子里有一个火山!”

“我肚子里有一个火山!”   作者介绍:   立夏,毕家两个男孩的妈妈。全职母亲,社交达人,自由撰稿人。曾求学、工作和生活于澳大利亚、德国和日本。丈夫是澳大利亚人,长子北辰出生于东京,次子天泽出生于上海。毕家妈妈的育儿社交圈里,不乏“海归”中国家庭,定居上海的西方父母、海外职场干将妈妈……毕家妈妈愿以跨文化的立场和视角和你分享她的育儿经。   要开饭了,我不给天泽果汁。天泽骑上他的小滑板车,在家里呼啸滑行。客厅并不大,可是他到了家具前总能够灵巧地一拐避让开。我很满意他的技巧,但看着他气呼呼的神色,又暗暗心痛:小小的人儿,你哪里来的这么大的愤怒?   这么早就在家里培养出一个“惯青”来,是出乎我意料的,但是,我知道,天泽的愤怒不是唯一的,而我也绝不是孤独的。      愤怒不过是一种情绪      2~4岁正是孩子怒火旺盛的时期。日渐强大的意愿与能力和现实的冲突,让小人儿们心烦意乱。达尔文曾经观察自己的儿子多比,发现“从涨红了的脸和头顶的样子判断,他无疑很容易有激烈的情绪。”达尔文对人类的愤怒情绪,从进化学的角度得出了结论:“有些表现比如在极端恐惧时毛发耸然、在勃然大怒时露出牙齿,除非我们相信人类曾经生存在一个很低级的、动物般的状态中,不然很难理解这些。”   愤怒,可以看作动物性,也可以看作一切生物的本性。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会有焦虑和愤怒的时刻。孩子愤怒的起因往往很简单,但实质上和大人的烦恼却没有什么区别:妈妈就是不给我买那个奥特曼――想要的得不到;贝贝为什么要抢我的玩具――拥有的被剥夺;我要看《天线宝宝》可妈妈说今天不是周末――想做的事情做不成。      不同的是,孩子愤怒的时候,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掩饰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往往大发脾气,以歇斯底里的哭闹,攻击性的行为和语言,将其情绪的宣泄变成周围人的噩梦。   但是,发脾气的孩子,仍然不是坏孩子。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大人往往跟着发火,那是因为在我们的教养和背景里,我们觉得愤怒不是件好事,从而没有耐心和意愿去姑息迁就和理解。  ??其实,愤怒,不过是另一种情绪而已,就跟失望、伤心、嫉妒、欢喜一样。挑选伴侣的时候我们不要找一声不吭的闷罐子男人,那在培养我们的孩子的时候,为什么要压制和仇视他们的情感?愤怒,哪怕有时会伤我的心――“妈妈我不爱你!”;有时会伤我的家具――天泽当“飞车党”的时候我的心悬着眼睛一直瞅着唯一值钱的柜子,但是,这仍然是孩子在表达和发泄他的情绪。我作为父母,要做的,不是说“不”,而是说“亲爱的孩子,还有别的表达方式可以尝试”。   因此,面对一个发脾气的孩子,我不生气。我只操心,操心孩子以什么方式生气。      教给孩子表达愤怒的方式      英国儿童心理学专家鲁道夫?谢弗在其《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无论你当地的语言说得多好,如果不了解当地文化道德社会规则,任何交流都注定要失败。因此,儿童需要在尽可能早的时候学习所在社会的表现规则,这样,他们才能知道在某个情景下该怎么合适地表达情绪。在某些场合中,‘自然的’表现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在大多数情景中,即使小孩也应该掩饰自然流露的情绪,甚至要用不同的情绪来代替自己的真实感受。”   学习一种可以被周围社会环境接受的情绪表达方式,是一个向社会人过渡的过程,是一种生物行为向社会行为的转化,这个过程,叫做教化。每个人都有发怒的时候,但为哪些事情发怒,如何发怒,什么是可以允许的,什么是不能接受的,就要参照你的环境和周围的人的反应了。爱斯基摩的奥特古部落的孩子从来不发怒,因为在他们的社会中,发怒是跟社会最高价值相冲突的,是不被允许的。在中国长大,我们从小被告知要虚心接受意见,而我的老公和相熟的几个西方男性朋友,却都曾经因为被人多说两句就勃然大怒――因为在他们成长的环境中,不干预别人也不被别人干预是生活的常态和信念,为此而发怒在他们的母亲那里从小就情有可原。   因此,孩子的愤怒,跟其他所有情绪一样,需要你的引导,而不是否认,这样做的前提是,理解和承认孩子的情绪。理解并不是认同,但是孩子在生气,在伤心,在愤怒,我们看到了,我们需要告诉孩子我们重视他们的感受,我们理解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当你的孩子因为你换了他的牙膏的牌子而“无理取闹”地大哭的时候,试试看这样对他说:“原来的牙膏现在没有了,你觉得很伤心是吧?”这句话不一定总有魔法般的止哭效应,但一定能缓和局势。   等孩子稳定下来后,再告诉他:你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语言,而非哭闹、踢人、咬人或满地打滚来表达你的感受。   鲁道夫的研究表明,“能用建设性的方法处理自己情绪的儿童(如保持好脾气、忍住眼泪),一般来说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善于向其他孩子表明自己情绪状态的儿童更受人欢迎;能用非攻击性的方式应对愤怒情绪的孩子受别人喜欢,他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