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力学专题一(机械运动)
七年级力学专题一(机械运动)
基础概念: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各部分之间相对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它是物质的各种运动形态中最简单,最普遍的一种。例如,地球的转动、弹簧的伸长和压缩等都是机械运动。而其他较复杂的运动形式,例如,热运动、化学运动、电磁运动、生命现象中都含有位置的变化,但不能把它们简单地归结为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相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基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一般不以研究对象为参照物)
1、客观性——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是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平时,我们说某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另一物体(参照物)而言,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无论是否提到参照物,参照物总是存在的,这就是参照物的客观性。
2、假定性——参照物只是假定不动而不是真的不动,与其它物体一样,它也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这便是参照物的假定性,有同学认为,参照物就是不动的物体。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
3、多重性——由于确定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选择什么物体作参照物。因此,我们研究的运动是相对运动,这便是参照物的多重性,也就是说,对同一物体的研究。可以选取不同的参照物,并且,当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时,对物体运动描述的结果也往往不同。例如,坐在匀速行驶的客车中的乘客,若以车为参照物,则他们是静止的;若以路旁的树为参照物,他们则是运动的。
典型例题:
例题一: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时30分,印尼附近海域发生8.9级大地震,引起强烈海啸。地震发生时,距震中1500公里的马尔代夫海边,有一群孩子在玩耍。如果他们及时接到警报,并立即奔向离海岸3000米的高地,便可不被巨浪卷走。尚若如此,他们最晚在什么时间接到警报,方可死里逃生?(海啸在大洋中传播速度高达500公里/小时,孩子们逃往高地的速度为100米/分钟)
解:海啸传到马尔代夫所需时间:
海啸传到马尔代夫的时间:8时30分+3时=11时30分(1分)
孩子们到达高地所需时间
11时30分一30分=11时
孩子们若能获救必须在上午11时以前接到海啸警报。 (1分)
例题二:在一条行驶得十分平稳的船的甲板上,头尾分别立有两个靶子。有两名射手,一个在船头,一个在船尾,用同样的枪支同时向对面靶子射击,问谁的子弹先打中靶子?(设子弹飞行速度相同)
解析:本题若选河岸为参照物,则在船头射出的子弹除有一速度外,船尾靶子还有一个迎着子弹的速度(船行速度);在船尾射出的子弹除有一速度外,船头靶子还有一个远离子弹的速度(船行速度)。显然,按上述思路是很难作出正确解答的。
若选行驶的船为参照物,人、靶子都是静止的,本题就很容易得到答案:用同样的枪支射出的子弹相对于船的速度相等且不变,因此站在船头、船尾的人同时向对面靶子射击时,两人射出的子弹将同时击中靶子。
例题三:如图7所示,是一个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的频内照片,若频内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A点到F点是作 直线运动;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是 m/s.
变速; 0.125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由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 D )
A.与路程成正比 B.与时间成正比
C.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2.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一架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 D )
A. 一定向上运动 B. 一定向下运动
C. 一定是静止 D.少判断的条件
3.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它在第一分钟内、第二分钟内、第三分钟内通过的距离都是300m.在这三分钟内物体做的是 ( D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速运动
C. 变速直线运动 D. 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
1、一片树叶沿河顺水漂流,以__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以___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河岸; 河水
2、在雅典奥运会上,110米的跨栏赛跑正在紧张地进行着,谁是雅典的冠军,众人瞩目.观众认定,跑在最前面的刘翔最快,裁判则依据到达终点的计时少而判定他跑得最快.观众与裁判的判断运动快慢所用的方法是不同的.观众看谁跑在前面,是用相同的时间比较 的方法;而裁判的判定,是用 的方法.
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
3.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7节 牛顿第一定律(一).ppt
- 第2节 机械运动(二).ppt
- 力的判断与力的图示练习.ppt
- 第6节 眼和视觉(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
- 第2节 机械运动(一).ppt
- 天文地理-精彩太空照:加纳利怪异云层构成魔鬼面孔.doc
- 第7节 信息的获取和利用.ppt
- 天文地理-火星北极春天奇景(图).doc
- 生命科学-拯救最后的美洲鹤:全球濒危程度最严重的鹤.doc
- 生命科学-“潜伏”在尼罗鳄的巢穴.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