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餐饮业凉品规范操作,实现健康饮食好身体.docVIP

加强餐饮业凉品规范操作,实现健康饮食好身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强餐饮业凉品规范操作,实现健康饮食好身体

加强餐饮业凉品规范操作,实现健康饮食好身体    【中图分类号】R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088-02   作为一名疾控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每年都会遇到一些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其中,以食物中毒事件居多,而食物中毒中又以细菌性食物中毒占大比率。我们知道,食物中毒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如大肠杆菌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如农药中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如木薯、扁豆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毒蘑菇中毒)等。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多是因为餐饮业的制作者对凉品的操作或处置不当而引发的中毒事件频发,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如何规范餐饮业的凉品操作,减少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的确值得我们广大的疾控工作者去探讨与研究。   下面,我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案例,就加强餐饮业的凉品规范操作,减少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谈谈本人的做法与体会。   案例的描述与处置:   实例:   2004年3月2日上午8:30分,我中心接到匿名电话:“有人在一品鲜做客发生中毒,住在县医院,请派人前往核实。”接到举报后,我中心立即组成调查小组,由孙副主任任组长、卫生科科长带队,赶赴县医院核实调查。并及时汇报卫生局领导,同时赶赴“一品鲜”饭店及巨双香、资社等病人集中的现场,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卫生学调查及现场采样工作。至2004年3月4日下午17:00,共调查病例88例,经积极处理后病情好转,预后良好,无危重病例。   对这次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我们的处置过程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   1.1 饭店基本情况:“一品鲜”饭店共有从业人员25人,其中有有效健康证25人,持证率为100%;饭店内的食品加工场所卫生条件一般,厨房内的食品堆放不符合卫生要求,切生熟食品的刀具未分开,冰柜内食品生熟未分开。   经调查发现,该饭店内包席的菜,大部分都是头一天晚上加工好,第二天上桌前再加热配料。但凉卷粉拼盘的凉汤,是头天用鸡汤或骨头汤勾兑好,第二天不加热就上桌。   1.2 就餐经过及发病情况:3月1日上午11:00左右,三家人在一品鲜举办婚宴,共有70余桌客人,总就餐人数约700人。部分客人集中就餐后,于下午16:00开始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并先后到附近的卫生医疗机构就医,经医院及诊所给予抗炎、对症、支持处理后病情好转,预后良好,未发现危重病例。   至2004年3月4日下午17:00,共调查食物中毒病例88例,占就餐总人数的12.57%;其中男性32人,占36.36%;女性56人,占63.64%;男女性别比为0.57:1。   1.3 就餐食谱的调查:对所有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统计后发现,大部分病例所有菜谱都进食过,其中以进食凉卷粉拼盘的比例最高,共85例,占发病总数的96.59%,其次为清蒸鸡、麻辣全鱼、烤鸭等。   1.4 潜伏期、症状及体征的描述:患者的临床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呕吐次数为1~10次不等,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腹痛多数为上腹部刀绞样疼痛,腹泻次数在3~10次不等,腹泻物性状均为水样。有部分患者出现发热,体温在38~39℃。有少数出现头晕、头痛症状。患者均无惊厥、抽搐、昏迷等症状,生命体征平稳,双侧瞳孔等大无缩小、对光反射存在,颈软无抵抗,心肺体征阴性,上腹部及脐周压痛,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2 实验室检查   我中心卫生检验技术人员,在现场先后共采集患者呕吐物1件、肛拭16件、食物4件、饮料3件,送部份到州疾控中心作细菌学培养。3月11日,检验报告单结果示:在2名患者的肛拭中检出致病性O55:K61型大肠埃希氏菌,无当天中餐的剩余食物,食用食物未做实验室检验。   统计县医院急诊科中毒病人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发现做检测的病人57人,白细胞升高的病人有22人,占检测病人的38.59%,其中又以中性粒细胞的升高为主。   3 分析及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资料及临床治疗综合分析,本次事件可初步诊断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依据:①有集体同一就餐史,而且为集体性发病;②潜伏期均在4个半小时至24小时内;③有相同症状体征,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一半以上患者有发热;④临床检验22人白细胞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⑤2名患者肛拭细菌培养,检出致病性O55:K61型大肠埃希氏菌;⑥临床治疗抗菌、解痉、对症治疗有效。因无当天剩余食物,无法取证证实,但以凉拌菜的可能性最大。   4 结论   中毒原因主要为凉拌菜调料食用前未彻底加热所致。   5 事件处置的总结与反思   5.1 对本食物中毒事件的共性分析:从上述实例中,我们不难看出,本次食物中毒有: ①有集体同一就餐史,而且为集体性发病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