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银涂层人工关节抗感染性能实验研究.docVIP

含银涂层人工关节抗感染性能实验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含银涂层人工关节抗感染性能实验研究

含银涂层人工关节抗感染性能实验研究   【摘要】 目的 建立兔股骨假体置换术后感染模型,探讨覆盖金属银/羟基磷灰石层的抗菌人工关节的抗感染性能。方法 采用普通的未镀银的人工关节假体做对照组,以覆盖银/羟基磷灰石层的人工关节假体为实验组,术后观察动物模型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感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人工关节假体;感染;银涂层      人工关节假体自100多年前应用于临床以来,虽获得巨大的发展,但有许多问题尚需解决,如植入人体后产生的感染问题。感染是关节置换术后的一个灾难性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打击。抗菌剂是指能够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或可杀死病菌的物质。银系抗菌剂是抗菌效率最高的无机广谱抗菌剂,银抗菌剂被广泛用于抵御伤口和烧伤的感染。本课题在关节表面覆盖金属银/羟基磷灰石层,此种人工关节假体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还具有抗菌作用[1]。?   1 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1ococcus aureus,MRSA)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检验科细菌培养室提供;兔股骨假体由本课题组自行设计提供(图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由四川大学分析检测中心提供;实验动物为新西兰大白兔24只,体质量为3.2~4.8 kg,骨骼结实,被毛光泽,集中饲养,饲养室温度20℃,湿度60%。?   1.2 动物模型的建立 共分两组,分别采用普通的未镀银的人工关节假体做对照组,以覆盖银/羟基磷灰石层的人工关节假体为实验组,氯胺酮50 mg/kg肌肉麻醉,以右侧股骨转子为中心、作长4 cm的弧形切口,从右股前与外侧肌间隙进人髋关节,切除股骨头并保留股骨距2 mm。以自制髓腔锉扩髓。两组分别插入未镀银的人工关节假体和含银/羟基磷灰石涂层的人工关节假体,保持20°~30°的前倾角,逐层缝合(图 2)。MRSA使用前于37℃培养1 d,生理盐水配成菌液,用VITEK比浊仪粗测细菌浓度约1×10?7 CFU后,2h以内使用。共注入MRSA细菌混悬液0.6 ml,1×10?7 CFU的MRSA(分2次,第1次0.3 ml注入髓腔,第2次0.3 ml在关闭伤口前,注入关节腔)。?   1.3 检测指标 术后喂养4周,定期观察体温,一般情况,并检测血常规,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4周后抽取右侧髋关节关节液并处死动物,观察右侧髋关节切口愈合情况,是否有红、肿、窦道,观察右髋关节的活动度。分别在关节囊、髋臼窝及股骨髓腔内各取组织1块,每块重约0.5 g,行细菌培养,2块或以上组织培养MRSA阳性则判定为感染;并对关节液进行培养,如果培养MRSA阳性则判定为感染[2-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两组动物血中的银离子浓度,并观察是否存在银沉积病。?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4]。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高毒性致病菌,在本实验中,对照组细菌培养全为阳性,达到了感染模型制备的目的。本研究中实验组的体温、CRP、细菌培养感染率等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金属银/羟基磷灰石层的抗菌人工关节具有优良的抗感染功效。?   Anagnostakos等统计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发病率为1%~2%[5],生物被膜(biofilm)是引起人工关节假体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生物被膜是细菌为适应生存环境而黏附于生物材料或活性组织表面,并包被在自身产生的黏液性蛋白多糖基质中而形成的细菌群落或微克隆,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结构[6]。当人工关节假体植入体内后,表面立即被血液成分(蛋白、血浆大分子、红细胞、血小板)覆盖,形成所谓的条件膜,细菌通过化学作用,如范德华力、酸根、静电、疏水性作用及蛋白结合等,黏附在条件膜和假体表面。机体免疫力正常时,多数浮游菌被杀死,少数残存细菌黏附到材料表面之后调整基因表达,在生长繁殖的同时分泌大量胞外黏质物(extracellular slime substance,ESS),将多个细菌粘连到一起形成生物被膜。平时,细菌多以休眠状态藏匿于生物被膜中,当有特定触发因素时即从休眠或静止状态转变为致病菌。感染一旦发生就会使假体产生松动,丧失正常功能,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且感染还会反复发作,迁延难愈[7],而常规的抗生素疗法很难奏效,因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一直是该领域中一项极其重要的课题。继而有人研究成功在普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中添加抗生素而在人工关节假体表面形成抗生素骨水泥(antibiotic impregnated bone cement)层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