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听孩子话,别怕他受伤
听孩子话,别怕他受伤
如果学琴是孩子自己的选择,他们就不会认为父母是在逼自己,而是在内心充满感激。我们所熟知的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都是孩子自己发自内心的选择,所以不会有怨气。
思琳是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作曲专业的学生,她不光钢琴弹得好,还是亚洲最小的签约歌手,至今已出版了两张原创歌曲专辑。
今天的中国处在娱乐至上的时代,迈入艺术圈并取得一些成绩,让很多家长羡慕不已。李思琳出生在个音乐之家,爸爸李广平和妈妈林静都是著名音乐人。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学音乐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李思琳能走上艺术道路,还经历了一番波折――是思琳自己努力争取来的。
让孩子学钢琴吗
让孩子学钢琴吗?这是很多父母都曾经或正在纠结的事。不管是出于父母的良苦用心,还是出于孩子对音乐表现出的热情,现在的孩子们学弹钢琴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虽然思琳的父母都是音乐人,可他们并没有强烈地愿望要让思琳和他们走样的道路。但在思琳两岁时,发生了这样件事:
有一位歌手找思琳的父母录音,唱到一个切分节奏,怎么也唱不出滞后的感觉,正在录音棚玩耍的思琳,却一下子准确地唱了出来。思琳的父母吃惊地发现孩子的音乐感觉是这么好。后来,他们发现女儿的乐感特别好,有时她自己放了个屁,会马上说:我这个屁的音高是C,然后跑到钢琴上敲出这个音来。
思琳四岁时,一天,她对妈妈说:“我想学钢琴。”妈妈想了想对她说:“学钢琴是很苦的,你能坚持吗?”思琳说:“我可以。”
在妈妈林静心里,早就琢磨过要不要孩子学钢琴的问题。她打定主意:如果女儿不主动说想学,她绝对不会要求教她钢琴。只有女儿自己有这个需要,而且主动提出,她才会去做。因为她深知艺术道路上的艰辛,如果没有强烈的内心需求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简单的几句对话,成了母女的约定,妈妈开始教思琳弹钢琴。但就算这样,她心里还是对孩子能坚持多久没底,她甚至在想,一旦女儿要退却,她该怎么办?
钢琴边的愤怒
林静心里明白,孩子主动提出学钢琴,开始都是因为新鲜,但时间久了就能体会到练琴的辛苦与枯燥,很多孩子中途放弃都是这个原因。
对林静来说,她自己教女儿学琴,是母亲又是老师,这两种身份很难协调。很多朋友劝她说,还是把孩子送到别人那里去学琴吧,父母是舍不得下狠心管教孩子的。对于这点,林静也有同样的感受,有时看着孩子一遍遍地练琴那么辛苦,她真的是很心疼,但又不能让她放弃。
思琳就一直跟着妈妈学琴。到了二三年级,她就可以跟着演员们到处去演出了。抛头露面多了,思琳变得有些浮躁,开始不安心练琴。妈妈发现了思琳的自满情绪,对她说,在舞台上表演,换来的是一时的灿烂,但弹奏钢琴需要扎扎实实的童子功,她要求思琳留在家里安心练琴。
由于对练琴的事情有了不同的认识,思琳与妈妈的冲突越来越多,钢琴边经常充满着愤怒。有次,妈妈发现,思琳的手指总是错误地翘起来,就遍遍提醒她,可思琳就是不改。妈妈气急了,拿起一个撑气球的棒子打思琳的手,把拇指打肿了。妈妈下手这么狠,思琳很伤心,呜呜地哭了起来。有时候到了练琴时间,思琳总是磨磨蹭蹭,就是不到钢琴边来,妈妈很生气,就故意拿话刺激思琳:“你不是很了不起吗?你不是说你天下第一嘛?我觉得你还差得很远呢!”
温柔的母亲到了钢琴边就成了咆哮的母狮,这让思琳更加难以接受,林静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化管理给孩子带来的影响,但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有次,她看一本书上写到,钢琴家郎朗小时候练琴时,一直是父亲在陪伴。郎朗的父亲看到朗朗厌倦了不想弹琴时,就推开窗户,对郎朗说:你有两个选择,或者继续弹,或者从这里跳下去。林静心里非常难受。她想:或许没有父亲苦苦相逼,也就没有了今天的郎朗。可她更能体会到,孩子听到这样的话,该是多么伤心啊,她决不会因为练琴这样对待女儿。
所以每次争吵后,林静会遵守当天道歉的原则。她会对女儿说:“妈妈那样说话,你恨不恨妈妈?你会不会想,妈妈骂我了,就是不爱我了,我要不要从窗口上跳下去?”思琳的回答让妈妈松了口气,她说:“每次妈妈发火,我就想一件事:快点骂完吧,骂完事情就过去了。”
思琳能这样宽容母亲的急躁情绪,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她清楚地知道,练琴是自己的需要。她明白自己没有很好的控制自我的能力,她需要。父母帮助她控制自己。所以对于母亲的脾气,她理解为母亲为了达成她的梦想的良苦用心。
专家说:这是一个良性的互动关系。就这一家人来说,孩子想要实现理想,父母尽可能地帮助她,孩子也理解父母在用心地帮助她,所以家里尽管也有冒出火药味的时候,但作用力都是健康向上的。比起其他很多家长,孩子是被逼着练琴的,这样意愿不统一的情形下,就会出现负面作用力的累积,引起家庭教育不畅,关系不良。
听孩子的话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