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热证可灸研究进展及思考
热证可灸研究进展及思考
关键词:热证;灸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3-0074-03
灸法是用艾绒或药物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和薰熨,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灵枢#8226;官能》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它是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灸法用于热证的治疗,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然秦汉以降,遵仲景之言,一些医家认为灸法属热,对于邪热壅盛和阴虚阳亢的热证疾病,恐有伤阴液、助火势之误,故对灸疗热证采取审慎甚至否定的态度。据此,笔者引用大量文献资料表明,热证施灸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上千年的临床基础。
1文献研究
有关灸治热证的论述在历代文献中均有记载。《内经》虽有“热证忌灸”的原则,但更有大量“热证用灸”的记载。如《素问#8226;骨空论》中就有“灸寒热之法,二十九灸”之论述;《素问#8226;至真要大论》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并有“火郁发之”、“以热治热”的理论。因此《内经》是“热证可灸”的萌芽。而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论》书中则反复提出“火逆”、“劫”等危害的告诫,谓:“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又:“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功,必咽噪吐血”[1],认为灸法只能用于阴盛阳虚的阴证,而忌用于阴虚阳盛的阳证,尤其是“火逆”观对后世灸疗学的发展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后沈括、张从正、汪机、陆以?皆推崇此说。事实上,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及疾病有很大的关系。也有学者认为[2]《伤寒论》是一部热病专书,在该书中十分强调顾护津液,因而不主张热证用灸,恐助火伤津。艾灸虽有伤津之嫌,在灸治过程中,可能出现大便干结、口干等症,但这并不影响其治疗作用,张仲景只是借此突出顾护津液的重要性。
后世医家葛洪、孙思邈、王焘、许叔微、刘完素、朱丹溪、薛已、周楣声等则提倡“热证可灸”[3~10]。如葛洪《肘后备急方》??:“一切毒肿,疼痛不可忍者,搜面团肿如钱大,满中安椒,以面饼子盖头上,灸令彻痛,即立止。”唐#8226;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不仅从理论和临床上确立了灸法的一些基本原则,而且把灸法的适应证扩大至治未病、急症、热证等。元#8226;朱丹溪完善了“热证可灸”的理论,《丹溪心法》云:“大病虚脱,本是阴虚,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生则阴长也。”认为热证包括实热与虚热两方面,而灸法有攻有补。并把灸法用于热证的作用,归纳为“泄引热下”、“散火祛痰”、“养阴清热”三方面。金#8226;刘守真认为灸法有“引热外出”和“引热下行”的作用,主张热证用灸。明代李?的《医学入门》则阐明热证用灸的机制:“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及至近代,许多医家仍竭力主张灸法可用于邪热内盛的实热证及阴虚阳亢的虚热证,其中以魏稼、周楣声为代表。如周楣声先生发出“热证可灸”的倡议,后又提出“热证贵灸”的独家见解,且早在他的《灸绳》著作中便就此作了专门的阐述。
2机理研究
杨氏等[11]认为热证有虚实真假之分,灸法能以热引热,通过刺激体表而起作用,对机体功能状态有双向调节作用,使机体内部的阴阳状态达到平衡,起到内病外治的作用,从而达到散邪通络的目的。魏稼等[3]认为艾灸是通过“通经络”的作用来实现补泻的,因而与一般用药准则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应把“通经络”与“火”分别开来,通经络是艾叶的作用,火只是将这种作用施加给人体的一种手段,所以不能将艾灸作为一种温热性的物理刺激或温法来理解。
现代研究表明艾灸的治疗作用并不单纯是温热效应,而是光谱辐射、生物热效应及非热生物效应等作用的叠加[12],众多研究表明其具有:①抗炎、抗感染和抗病毒作用,能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与释放[13~14];②艾灸辐射能具有近红外辐射作用,而近红外线可直接渗透到人体较深部位,其通过毛细血管网将热传递到更广泛更深的部位,可为人体组织所吸收,从而进一步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和神经功能[13~15];③可抑制金葡菌、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16];④纠正自由基代谢紊乱;改善微循环、调节中枢神经递质水平、促进内环境稳定等[13]。
3临床研究
如今,艾灸已经广泛用于带状疱疹、痤疮、痔疮、褥疮、乳痈、失眠、痄腮、潮热等症[17~20]。如黄迪君教授经常使用灸法治疗一些有明显热象的皮肤病,如用铺棉灸配合小艾炷灸治疗神经性皮炎[21],用艾条灸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22],临床均取得较好疗效。李剑松等[23]用灸法治疗痛风36例,与口服西药的秋水仙碱24例对照,疗效优于对照组。许文辉[24]用温和灸以患者感微烫为度治疗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海洋石油维修企业安全管理.doc
- 海洋鱼类致病菌鳗弧菌MVM425毒力质粒pEIB1复制区域最小化分析.doc
- 海派女星何琳隽秀生活.doc
- 海清 我会陪儿子做他想做事.doc
- 海清《蜗居》打破了我宁静.doc
- 海清回眸来路遇见老师黄磊是我福气.doc
- 海清幸福理论结婚生子.doc
- 海清能够当花仙子是自己荣幸.doc
- 海滩守护神,用孤苦一生换来100条性命.doc
- 海绵窦外侧壁显微解剖学研究.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