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性学习小组 课题:7岁到17岁的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青少年的思想和心理也在发生着变化。由于他们主观上对事物的认知还存在着片面性和模糊性.再加上外界环境影响,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或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 1. 社会文化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2. 认知发展水平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3. 家庭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4. 学校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5. 同伴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调查问卷 调查记录 调查问卷—小学部—家长 您是否对自己的孩子寄予了厚望,不希望他输在起跑线上吧 所以对一切从娃娃 抓起深信不疑吧 可您是否意识到一直忽略的问题呢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是否给孩子安排很多兴趣班?—— ^是否一直看着孩子 无论什么时候?—— ^觉得孩子自立么—?— ^反对孩子交好多朋友么?—— ^孩子喜欢和你分享秘密么?—— ^会打孩子么?—— 调查问卷—初中部—学生 请问您是否因为各种愿意而导致压力,心情不好呢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方面 大概原因 具体原因 学习 成绩 家庭 同辈之间,与父母之间,长辈之间的矛盾 身体 不满自己的外貌 疾病 友情 朋友之间的矛盾 生活 生活太过忙碌 或太过无聊 其他 ^您除在校上学外 有其他补课班么?—— ^是考试科目还是兴趣班?—— ^您现在有艺术特长么?—— ^您是自愿去上补课班的么?—— ^补课时间占课后时间多么?—— 调查问卷—初中部—家长 请问您是否关心您的孩子呢是否注意到孩子的心理变化呢 您了解原因么,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您是否以孩子为骄傲?—— ^您是否总拿别人和孩子相比 说孩子不如别人?—— ^您是否强迫孩子上补习班?—— ^您是否打孩子?—— ^您是否经常与孩子交流呢?—— ^您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么?—— ^还有其他的问题么? 调查问卷—高中部—学生 请问 面对高中繁重的学业 你感觉吃力么 是否依然希望高中生活即充实忙碌又丰富多彩呢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最影响你心情的是哪方面呢? A学习 B家庭 C友情 D生活 E_____ ^你的课余时间多么? ^对于现在的自己哪方面不满意? 最大的苦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常发脾气么?—— ^觉得自己自立么?—— ^自己可以很好的安排时间么?—— ^睡眠时间够么?—— 调查问卷—高中部—家长 请问您是否关心您的孩子呢是否注意到孩子的心理变化呢 您了解原因么? 您孩子是不是越来越叛逆了呢 很少与您谈心? 是否总是以各种理由向家里要钱? 是否曾整夜不回家?_ 发现孩子有吸烟喝酒的爱好么? 是否总是不听话,总会与您发生争吵呢? 是否不希望家长进自己的房间? 干涉自己的生活? 还有其他问题么? 典型案例 影响因素 一条围巾撕裂6个家庭 杭一女高中生命丧同学之手 杭州萧山区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女高中生被害分尸案。随后这一消息被警方证实。截至昨天上午,5名加害者悉数被杭州警方抓获。令所有人惊异的是:他们竟是死者的同学。 昨天下午,记者获悉案件大致经过:被害者阿红,17岁,就读于萧山某高中。因一点小矛盾,阿红与同学阿洁发生吵架。2月17日那天,怀恨在心的阿洁,纠集其他4人,将阿红骗至阿华家中,用围巾将阿红勒死,并支解,随后弃尸野外。 这起命案不仅毁了6个孩子的前途,撕裂了6户家庭,也再一次引起人们对于青少年犯罪的关注。 今年3月,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案子便是典型的未成年人通过“网上邀约”实施犯罪的案子。15岁的兵兵(化名)经常出入网吧,在上网时认识了一群朋友,后来就跟着朋友们一起到外面“发财”。兵兵说第一次抢劫是在2008年1月上旬的一天凌晨,他正和3个朋友在省城东区一家网吧上网时,应网友“霹雳神”之约去抢劫,兵兵答应,并主动提出为朋友带路。2009年12月一天晚上,兵兵和网友“超级土豆”等4人相约再次抢劫。当晚,他们在省城东区持刀拦截了两名女孩实施抢劫。 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庭的庭长李静萍说,从目前西宁市各个法院审理的案例来看,“网上邀约”这种形式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新动向。在与网络有关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80%以上的人都有通过QQ等即时通讯工具联系的情况,高达八成以上未成年人承认自身的犯罪行为与接触网络不良信息有关;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表示“经常进网吧”,接近九成的受访者认为“沉迷网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