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国际储备币种结构影响因素分析——兼论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前景.doc

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国际储备币种结构影响因素分析——兼论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前景.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国际储备币种结构影响因素分析——兼论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前景.doc

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国际储备币种结构影响因素分析——兼论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前景 2015年第2期No. 2, 2015 (总第416期)General No.416 4、#039;;何也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国际储备币种结构影响因素分析一一兼论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前景姜晶晶孙科(清华大学,北京1∞083;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北京1∞033) 摘要:本文基于主要国家1980-2012年截面数据,使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GMM一DPD)实证检验了经济规模、经常账户差额、财政稳健度、使用惯性等因素对储备货币选择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币种成为储备货币除与宏观经济基础因素相关外,使用惯性及网络外部性也是关键影响因素。人民币要走出去,除要穷实内部宏观基础外,还需把握外部契机。关键词:国际储备;惯性;离岸市场JEL分类号:F刀,F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 -7246(2015)但-∞57-19 一、引言长久以来,国际储备货币由于其全球使用便利、货币政策主导性、铸币税、国际治理霸权等优势成为各国货币金融发展的重要目标,各币种占比高低也是衡量其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从国际货币史看,经济金融危机往往是储备货币地位调整的重要契机。2∞7年次贷危机以来,欧美经济衰退,加之主权债务问题,各国基于避险目标,开始调整储备资产配置结构,人民币等新兴市场货币逐渐被接受。尽管学术界普遍看好人民币未来前景,但对日元与马克成为国际货币历史的回顾可以发现,其当初对美元造成的威胁与今日中国等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国际地位的冲击类似,而日元与马克最终并未取代美元的国际地位,因此探究影响国际储备币种结构的因素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收稿日期:2013-11 -28 作者简介:姜晶晶,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助理研究员,Email:jjingjing@ pbc. gov. cn. 孙科,经济学硕士,供职于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本文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的资助。感谢匿名审稿人的宝贵意见,文责自负。57 58 总第416期舍、#039;;何记本文的创新在于:第一,将国际储备占比作为衡量货币国际地位的指标。一般国际货币理论认为,国际货币需承担计价货币、交易媒介、价值储藏三大功能,价值储藏功能以计价、交易功能为基础,是国际货币功能最直观的表现形式。第二,引人滞后期因素作为惯性变量,并在当前欧美各国主权债务危机背景下,加入财政稳健性变量。国际货币体系的关键特点是惯性强,变化缓慢,因此考虑储备占比滞后期因素十分必要。目前国内外文献中考虑惯性因素较少。第三,采用最新KAOPEN指数刻画各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同时使用各币种对SDR月度汇率,采用Chinn-Ito方法计算各国汇率波动程度,矫正已有学术研究中因数据不足忽略汇率变量、各国汇率波动不可比、简单以各国对美元汇率作为自变量等问题所导致的计量误差。第四,一般实证研究多以固定或随机影响模型分析。加入惯性影响后,面板数据变为动态面板数据,无法以传统静态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估计,因此本文使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克服其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及估计偏误。本文结构如下:第二部分从储备货币影响因素拓展、指标构建、研究方法创新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第二部分借鉴Heller-Knight和Dooley理论,以储备货币职能为基础,以交易戚本为出发点,使用最优化方法构建理论模型,综合考虑贸易、金融市场发展等多种指标,考察储备币种分布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计量分析国际储备中各币种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给出实证结论;第五部分分析人民币提高国际影响力的契机与障碍并给出政策建议。二、文献综述关于储备货币的理论探讨由来已久,Swoboda (1969)、Cohen(1971)、McKinnon(1979)、Kindleberger(1981 )和Krugman(1984)等早期国际货币理论注重研究国际货币史,并从货币职能、战争、金融危机等角度探索储备货币的影响因素,这一时期的理论研究主要关注军事与经济霸权、贸易实力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后续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拓展O第一类拓展是逐步重视对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开放性、稳定性的考察。传统国际货币理论认为,一国较高的产出规模是其维持储备货币地位的显著优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庞大的对外贸易实现本币的全球供应(Tavlas , 1997 ; Bergsten , 1997 ; McKinnon , 1998 ) 0 Papaio??annou et al. (2006)进一步阐述了理由一国外汇储备中某币种的占比应至少能保证贸易结算、偿债及外汇市场干预等需求,贸易份额可作为此占比的参考。;实际上,货币国际地位与该国经济实力并非一一对应(黄梅波,2001),金融市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