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连续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doc

连续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 关键词:纤维,FRCMC,增韧机理,制备方法 1.FRCMC的纤维和基体 1.1 FRCMC的选材原则 1)陶瓷基体和纤维应该满足结构件的使用环境要求。使用环境包括:工作最低温度、最高温度、湿度、工作介质的腐蚀性等。 2)陶瓷基体和纤维间弹性模量的匹配。当复合材料承受负载时,其应力和弹性模量服从加和原则。 图1 复合材料受力状况 ?C??fVf??Vm m EC?EfVf?EVm m ① Vf?Vm?1 上述方程中,?表示承受的应力,V为体积分数,E为弹性模量。下标c,f,m分别代表复合材料、纤维、基体。 ?c??m?? f ??m/Em?? f /Ef ② 对于脆性基体复合材料,当基体的应变大于其临界断裂应变时基体发生断裂。由于基体的弹性变形非常小,所以在基体断裂瞬间,纤维并未充分发挥作用。假设基体断裂时,它所承担的应力分量全部转移给纤维。此时复合材料所承担的应力由式①和式②可得: ?c??mu?1?Vf? ?? ?Ef?Em ???1???? ③ 式中下标mu和f分别代表基体和纤维断裂。从式③可看出,对于脆性基体复合材料,如果基体的断裂应变小于纤维的断裂应变,要想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必须Ef大于Em,选择高模量的纤维。这时Ef/Em越大,复合材料的强度越高。如果Ef小于Em,基体不仅得不到强化,反而会降低。 3)陶瓷基体和纤维的热膨胀系数的匹配。复合材料组元之间必须要满足物理化学相容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热膨胀系数的匹配。设Am、Afa、Afr分别代表基体、纤维轴向和纤维径向热膨胀系数的平衡值。则基体所承受的应力: 轴向 ?a?(Am?Afa)?TEm ④ 径向 ?f?(Am?Afr)?TEm ⑤ 式中?T为应力驰豫温度与室温之差值,Em为基体的弹性模量。 如果Am>Afa,则?a为正值。复合材料冷却后纤维受压缩热残余应力,基体受拉仲热残余应力。这种热残余拉仲应力在材料使用时将叠加于外加拉伸载荷,对材料的强度不利。如果?a>?mu,材料在冷却过程中就可能垂直于纤维轴向形成微裂纹网络,使材料的性能大大降低。如果Am<Afa,则为负值时,纤维受热 残余拉伸应力,基体受压应力。这个应力可能抵消外加拉伸载荷,对材料性??的提高有益。但如果该应力过大,超过纤维的断裂应力时,对强化不利。 如果Am>Afr,则?r为正,那么纤维—基体界面则承受热压缩应力。过大的 界面压应力使复合材料在断裂过程中难以形成纤维/脱粘/拔出等吸能机制,对材料性能的提高不利。如果Am<Afr,则?r为负,那么界面受拉应力,适当的拉应 力是有益的。 1.2 FRCMC的纤维和基体分类 1.2.1 FRCMC的纤维 虽然用于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纤维种类较多,但能够真正实用的纤维种类并不多,现简要介绍:氧化铝系列(包括莫来石)纤维;碳化硅系列纤维;氮化硅系列纤维;碳纤维。 第一类为氧化铝系列(包括莫来石)纤维。这类纤维的高温抗氧化性能优良,有可能用于1400℃以上的高温环境,但目前作为FRCMCs的增强材料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高温下晶体相变、晶粒粗化以及玻璃相的蠕变导致纤维的高温强度下降;二是在高温成型和使用过程中,氧化物纤维易与陶瓷基体(尤其是氧化物陶瓷)形成强结合的界面,导致FRCMCs的脆性破坏,丧失了纤维的补强增韧作用。 第二类为碳化硅系列纤维。目前制备碳化硅纤维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是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用这种方法制备的碳化硅纤维,其高温性能好,但由于直径太大(大于100?m),不利于制备形状复杂的FRCMCs构件,且价格昂贵,因而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二是有机聚合物先驱体转化法。在这种方法制备的纤维中,最典型的例子是日本碳公司生产的Nicalon和Tyranno等纤维。这种纤维的共同特点是,纤维不同程度地含有氧和游离碳杂质,从而影响纤维的高温性能。最近,日本碳公司生产的低含氧量碳化硅纤维(Hi-Nicalon)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其强度在1500 ~1600℃温度下变化小大。 第三类为氮化硅系列纤维。它们实际上是由Si ,N,C和O等组成的复相陶瓷纤维。现已有商品出售。这类纤维也是通过有机聚合物先驱体转化法制备的。目前也存在着与先驱体碳化硅纤维同样的问题,因而其性能与先驱体碳化硅纤维 相近。 第四类为碳纤维。碳纤维已有三十余年的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