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公共自行车调研报告 自然之友
中外对话
chinadialogue
城市公共自行车调研报告
2012 年 9 月
前言
城市一天天变大、变挤,我们出行的难度也在攀升。然而
人人都有责任为城市交通减压。这项责任不仅体现在我
们每天出行方式的选择;还体现在我们对市政的出行蓝图和宜
居城市规划实施的关注与问责。市民如何参与?如何对出行服
务提出建议?
如果整个社会只想陶醉在汽车行业和燃油产业的井喷式发展所带来的“现代化”优越感中,我们为
此埋下的时间炸弹终有爆炸的一天。城市通勤好像人体的血脉,通路被堵,各种问题就会逐渐显现。通
勤差的直接经济代价巨大,公共健康的代价更是长久的。此外,燃油的环境和生态代价不仅是国内的,
更是国际的。这些代价往往由整个社会来分摊,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易追究。但是,我们指望政府
有超前的政策眼光和手段,在多种利益间达成平衡,降低社会的代价。
世界上有一批大都市曾经经历了私家车暴涨,最后再以高昂的社会和经济代价努力转身,回归到公交
系统为主的艰难旅程。但是也有如巴西等国家的多个城市,努力回避私家车优先的弯路,始终强调地面和
地铁的快速公交系统为主的通勤模式。在气候友好政策的压力下,更有众多欧洲城市努力在现有公交优先
的状况下,用公交自行车的方式提升与其他机动车公交出行方式之间的接驳性能,强化自行车出行的路权
和道路资源的分享,赢得更多市民加入低碳文明和绿色出行的行列,如法国的里昂和巴黎,荷兰的阿姆斯
特丹和丹麦的哥本哈根等。从而履行节能减排的城市和市民责任,改善城市的拥堵状况,提升空气质量,
降低对城市建筑的腐蚀和污染,增加城市空间的亲近感、自由感和拥属感,让宜居城市的体验回归到市民
的个体感受。也只有这样,作为纳税人的市民才会理解、拥护低碳城市和绿色城市的发展蓝图。
城市化率正在迅速攀升的中国,出行与通勤的难度也在攀升公交优先的出行政策已经确立,公众一
直在期待,市政可以引领社会,提供充足、舒适、安全、快捷的综合公交服务,让公交早日成为私家车
出行的可选替代。但是这一天何时才能到来?私家车出行和公交出行之间的利益怎样才能有效平衡?自
然之友已经持续近八年从自行车出行的角度关注低碳通勤问题,但是我们看不到市政在此问题上实现“转
身”的时间表。
本土环保组织在资源和专业能力方面还需更多的磨练,我们深知宜居城市的低碳通勤涉及的领域远
不止自行车一个话题。但是,我们希望以木见林,解剖麻雀,从北京绿色奥运开始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
连续跟踪多个城市的公共自行车项目,并参考国外多个城市的公交自行车服务模式, 我们在 2010 年发
布了《宜居北京“骑”步走》(/index.php/index/post/id/878 ),对绿色奥运的公
交自行车租赁不可持续的局面做了调查。
本次报告,我们依托与中外对话的合作 , 对国内三个城市和英国伦敦的公共自行车服务做了调查,在
此要特别感谢中外对话的同事们所做的大量调查工作。我还要感谢自然之友过往的多位同事,一直用分得
很薄的资源和精力,守候宜居城市低碳通勤的自行车话题。感谢与世行北京办公室和北京交通研究所的合
作,开展了针对“交通出行互助平台”(33/ushahidi/ )的线下推广工作;感谢法国
驻华大使馆近三年来对自然之友开展自行车调研的支持。自然之友将在宜居城市的项目框架下,支持低碳
通勤的市民选择。梁从诫先生街头骑车的照片,永远是我们真心实意身体力行专注此话题的精神力量。
城市公共自行车——政府责任,动力之源
文 / 孟 斯
目录
CONTENTS
编者按:
自 2008 年西湖之滨出现了租赁自行车,中国城市公共自行车体系已在不同地域的大小数十个
城市蔓延铺开。纵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运作模式,不难发现:政府责任首当其冲,无可推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