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2 ABO血型鉴定
实验一 ABO血型鉴定 1901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兰德斯首先发现了ABO血型,1930年荣获了诺贝尔奖。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大量伤员 。 ABO血型的检测方法 玻片法、试管法、卡式法 ABO血型鉴定意义 --- 是安全输血的前提 输血反应 当给人体输入血型不相容的血液时,在血管内会发生红细胞凝集反应,且在补体作用下, 凝集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实验二 直接抗球蛋白实验 直接抗球蛋白实验原理 机体受某些抗原刺激后,可产生不完全抗体,由于这种抗体体积较小、长度短,只能与颗粒抗原一方相结合(又称单价抗体),因而不能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 Coombs首先根据抗体存在于球蛋白,注入异种动物的球蛋白又是抗原的原理,将含有不完全抗体的 血清 球蛋白免疫异种动物,获得抗球蛋白抗体,此种抗体可以起到桥梁作用,连接已结合有不完全抗体的抗原,产生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这种反应称为抗球蛋白实验。抗球蛋白实验又称Coombs实验,经常用作实验的有两类方法,即为直接Coombs实验和间接Coombs实验。 直接Coombs实验 将含球蛋白的试剂直接加到红细胞表面结合抗体的细胞悬液中,即可见细胞凝集。常用于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症、特发性自身免疫性贫血和医源性溶血性疾病等的检测。 间接Coombs实验 用以检测游离的 血清 中的不完全抗体。将受检 血清 和具有待测不完全抗体相应抗原性的红细胞相结合。再加入抗球蛋白抗体就可出现可见的红细胞凝集。 Coombs实验除了广泛应用于血液病的检测外,还可采用专一特异性的抗球蛋白的 血清 如抗IgG 血清 、抗IgA或抗IgM以及抗补体 血清 等,分析结合于红细胞上的不完全抗体的 免疫球蛋白 亚类。? 实验三抗体筛查实验 不规则抗体是指抗A、抗B或抗AB以外的其他抗体。目前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方法是采用O型试剂红细胞检测被检者的血清中的不规则抗体 。如抗D、抗N、抗M、jk-抗体 、“抗体筛选”的含义:用具备有临床意义的血型抗原的O型红细胞,检测病人血清(含多种抗体);如果出现聚集现象,则提示病人有不规则抗体存在,可判为“抗体筛选”阳性。 在人群中大约0.3%~2%的人存在不规则抗体,通过检测可以早期发现和确认具有临床意义的抗体,并可在配血前鉴定此意外抗体,获得充足的时间来选择相配合的血,避免由于寻找不到相合的血液而造成患者病情的延误。 实验三不规则抗体鉴定实验 不规则抗体筛选与鉴定原理 应用特定的筛选细胞(1、2、3),与待检者血清在三种介质(盐水、酶、抗球蛋白)中反应,根据反应结果判断机体所产生的同种抗体类别。对筛选试验阳性的待检者应检查其抗体特异性。根据谱红细胞(Ⅰ-Ⅺ号共11个鉴定细胞)与待检者血清在三种介质(盐水、酶、抗球蛋白)中反应结果加以判定。 实验四 交叉合血实验 根据反应介质的不同分为; 一、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二、酶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三、抗球蛋白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四、低离子聚凝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五、微柱凝胶(玻璃珠)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相似处: 反应的本质——抗原抗体反应 主侧:受血者的血清+供血者的红细胞 次侧:供血者的血清+受血者的红细胞 结果判断:出现主侧和(或)次侧红细胞无凝集,无溶血,表示两者血液相容,献血者血液可以输注。出现主侧和次侧管或单独一侧红细胞凝集和(或)溶血则表明两者血不相容,献血者血液不可输注。 区别: 盐水介质法主要检查受血者或献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破坏对方红细胞的不规侧完全性IgM型抗体;蛋白水解酶可以把红细胞表面的多肽链打断,改变红细胞膜上部分抗原,因而可以增强一些抗原抗体系统的反应活性;加入抗球蛋白后,经抗球蛋白的搭桥作用,使原来 已经致敏的红细胞发生凝集。 卡式凝胶配血法 卡式凝胶配血法是现在国际公认的标准方法,已取代了传统的试管法及玻片法,国内也在逐渐推广开展。 此法以经典的抗人球方法与先进的判读方法有机的结合成了一体。 在透明的微柱内置有凝胶,内装有抗人球抗体,通过控制凝胶的浓度而形成一定的分子筛。分子筛具有一定的孔径,其孔径的大小决定了能通过的颗粒的大小。 在凝胶层内加入红细胞和血浆,经过孵育、离心等程序,如果有抗原抗体反应,红细胞会形成不同大小的凝块,从而浮于凝胶的不同层面而不能通过分子筛;如果没有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红细胞则顺利通过凝胶达到管底,从而达到分离凝集红细胞和游离红细胞的目的,从而可以进行准确的结果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太原童趣孕妈妈宝宝儿童摄影工作室.ppt
- 头颅mri断层解剖[整理版].ppt
- 头颅MRI断层解剖(学习资料).ppt
- 头颅mri断层解剖[最新].ppt
- 头颅mri断层解剖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ppt
- 头颅MRI入门必修之读片知识_1597079119.ppt.ppt
- 头颅MRI入门必修之读片知识_1526053592.ppt.ppt
- 头颅MRI断层解剖_生产经营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ppt
- 头颅mri显示基底节对称灰质病变的诊断思路[新版].ppt
- 头颅mri显示基底节对称灰质病变的诊断思路[指南].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