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暨南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药物不良反应 暨南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 药物不良反应 (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 (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规定) 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因误用和滥用药物以及服药自杀等所造成的后果,均不属药物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的具体范围 ①所有危及生命、致残直至丧失劳动能力或死亡的不良反应; ②新药投产使用后所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 ③疑为药品所致的畸形、突变、癌变; ④各种类型的过敏反应; ⑤非麻醉药品产生的药物依赖性; ⑥疑为药品间互相作用导致的不良反应; ⑦其他一切意外的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 按与药理作用有无关联而分为两类:A型和B型 A型药物不良反应(type A adverse drug reactions) 又称为与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dose-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该反应为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常与剂量有关,可以预测,发生率高而死亡率低,如抗凝血药物所致的出血等。 B型药物不良反应(type B adverse drug reactions) 又称与剂量不相关的不良反应(non-dose-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它是一种与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一般与剂量无关联,难以预测,发生率低(据国外数据,占药物不良反应的20%~25%)而死亡率高,如氟烷所致的恶性高热、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等。 在药物不良反应中,副作用、毒性反应、过度效应属A型不良反应。首剂效应、撤药反应、继发反应等,由于与药理作用有关也属A型反应的范畴。 药物变态反应和异质反应属B型不良反应。 1966年,美国波士顿几所医院为了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提出了一种分类法: 超量投药 异常体质 过敏症 超过预期的不良反应 不能耐受 药剂的二次作用 药剂相互作用 此外,还可划分为轻、中、重三种: 轻度不良反应指一过性恶心、呕吐和头痛 重度不良反应则为大量吐血和休克 中间者为中度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研究史 1877年,英国医学协会认为氯仿是一种危险药物,大剂量可抑制呼吸,即使小剂量也会产生心脏毒性,从此开始了药物不良反应的调查(19世纪中叶氯仿被广泛应用于全身麻醉)。 自1900年以来,国际间曾先后发生过十几起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如1935年前后,在欧、美等地用二硝基酚作为减肥药,服药者先后出现皮疹、皮肤发黄、白细胞降低及大汗淋漓等不良反应,估计用药人数约100万,其中约有1万人因患白内障而失明。 (1937年禁用二硝基酚之后,白内障患者不断减少到服用二硝基酚以前的水平) 又如1950年,美国妇科医师James发现一些女婴或小女孩的外生殖器男性化,其原因都与其母亲在妊娠期使用过孕激素(如黄体酮)等有关。 LynnEaton研究了1990~200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因用药错误和无法预料的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的死亡人数,见图14—1 国外因药物不良反应而急症入院者占3%左右; 约15%~30%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因产生药物不良反应而延长住院期或死亡; 1974年,美国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或延长住院所造成的损失在45亿美元以上; 我国上海市部分医院的内科和儿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9%和12.9%; 根据WHO调查,我国在人均用药数、针剂、抗生素、基本药物使用率等指标上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例如人均用药数,中国是2.6%~3%,瑞典不到1%,针剂用量后者为0。 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 药物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它可以用来防病治病,促进病人生理、生化功能的恢复; 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起生理、生化功能紊乱或结构变化等危害机体的不良反应。 (一)对机体的危害 一般发生在用药者本身 可发生在机体的某个器官或某个系统 也可累及机体的各个系统并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发生在病人身上的不良反应可以诱发新的疾病或加重患者的病情,延长恢复期,甚至导致残废或死亡。 据WHO的资料,全世界约有1/3的病人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非疾病本身。 (二)对社会的危害 药物常见不良反具有复发性、流行性和社会性。 如:我国聋哑儿童人数以每年新增2万~4万人的速度上升,在致聋因素中60%~80%与使用氨基甙类抗生素有关。 20世纪60年代发生的“反应停”事件降生了一万多畸形儿,他们的生、老、病、死无疑对社会是一个极为沉重的负担。 近来发现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增长的趋势,继发性占53.1%,其中75.4%有明显的诱因,以化学药物所致为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使用药物有关。 我国医院病人中约有500万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平均延长住院日6.6天,按住院医疗费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脊髓损伤的诊疗课件.ppt
- 脊柱--课件.ppt
- 脊柱与四肢诊断学-课件.ppt
- 计划免疫讲稿1课件.ppt
- 计数描述-研课件.ppt
- 计算机追溯系统课件.ppt
-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六章11课件.ppt
- 记喉癌护理查房课件.ppt
- 肩关节周围炎简述课件.ppt
- 肩周炎培训用课件.ppt
- 破茧与领航: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深度洞察与教育引导策略.docx
- 反复+Gz暴露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靶器官损害机制及替米沙坦的保护效应探究.docx
- 互联网+时代下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多维度剖析与提升策略.docx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全优】.docx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能力提升).docx
- 2020年北京市八区初三二模历史试题汇编:中国近代史试卷及答案.docx
- 应用型大学新时代人才分类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docx
- 中国再生水开发利用水平的结果导向与增值评价分析.docx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体会与感悟分享.docx
- 高中教师工作业绩与成长汇报展示.docx
最近下载
- Unit 6 Rain or Shine (第3课时) 课件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pdf
- 2025年中考数学复习热搜题速递之尺规作图(2024年7月).docx
- 股市风险预警机制-深度研究.pptx
- 政策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PPT.pptx VIP
- 5.0MPa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docx VIP
- 17J927-1 车库建筑构造(OCR).pdf VIP
- 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HIV筛查实验室管理手册_精品.doc
- 2025年春季小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1975字).docx VIP
- 渤海水泥厂包装车间除尘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