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药卫生]黄国光A--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讲稿
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 黄国光 广西脑科医院临床心理科 一、分类的目的与意义 精神疾病分类的目的:把种类繁多的不同精神疾病按各自的特点和从属关系,划分为类、种、型,以便归成系统。 精神疾病的分类是将纷繁复杂的精神现象,根据拟定的标准加以分门别类的过程。 意义:①促进了学派间的相互沟通,尽可能改善了诊断不一致的问题;②有利于临床实践,提供合理的治疗与预防方案,在探讨各种精神障碍的病理生理及病理心理机制、心理因素对各种躯体疾病的影响、新药研制、临床评估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③预测精神疾病的转归。 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 二、精神疾病分类的基轴及分类原则 疾病分类的基轴有多种,对疾病按病因、病理改变进行诊断与分类,是医学各科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躯体疾病的病因、病理改变比较明确,基本上都能按照病因学分类的原则去分类;但在精神医学实践工作中,只有10%左右的精神疾病的病因、病理改变比较明确,而90%左右的病例则病因不明。因此,精神疾病的诊断和分类,无法全部贯彻病因学分类的原则。 目前精神疾病分类的基轴主要是依据症状表现。但必须指出,这种诊断只能反映疾病当时的状态,若主要症状改变,诊断可能随之改变,而且病因不同但症状相似的不同疾病会得出相同的诊断,但症状学分类有利于目前的对症治疗。 1、病因学分类原则 按病因学对精神疾病进行分类,可分为病因已明(器质性精神病)和病因未明(功能性精神病)两类。 病因已明的是指通过现代检测方法可以找出致病的观依据的精神障碍,如由脑部疾病,脑以外的各种躯体疾病及外来毒素的中毒等病因所致的精神障碍。 病因未明的一类是目前所具有的检测方法尚不能发现致病的客观依据的精神疾病。为功能性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包括心因性精神疾病:应激反应、适应性障碍、心理生理障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病因不明的“功能性”疾病将会逐渐被澄清。目前,这种分类在临床诊断、治疗和科研中仍有实际意义。 2、症状学分类原则: 大部分功能性精神病,病因未明,目前主要按症状学进行分类,即按主要临床症状或症状群进行分类。 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精神病)与神经症性精神障碍(神经症) 分裂症状——精神分裂症 情感症状——情感性精神病 疑病症状——疑病性神经症 强迫症状——强迫性神经症 3、按严重程度来分类 精神疾病一般分为轻型与重型两大类。 轻型是指患者对自身的精神异常有一定的自知力。尚能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能保持与环境适应的能力。如神经症。 所谓重型是指患者对自身的精神异常表现没有自知力,不能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丧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又称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即精神病--可造成社会功能障碍和现实检验能力下降的一组重性精神障碍。这种轻重之分也是相对的,一些重型精神疾病的早期常呈现轻型表现。 三、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 由于大部分精神疾病缺乏客观的诊断指标,不同的医师对同一疾病的理解和认识又有差异,导致临床医师对同一病人的诊断一致性差;而诊断不一致使研究结果无法比较和难以解释,这一直是困扰功能性精神病研究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制定统一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意义重大。 诊断标准是将疾病的症状按照不同的组合,以条理化形式列出的一种标准化条目。诊断标准包括内涵标准和排除标准两个主要部分。内涵标准又包括症状学、病情严重程度、功能损害、病期、特定亚型、病因学等指标,其中症状学指标是最基本的,又分必备症状和伴随症状。 (一)美国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美国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称为《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 1952年出版DSM-I,为在ICD-6基础上的补充。 1968年出版DSM -Ⅱ与ICD-8相似。 1980年DSM-III对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改变颇大,引起国际重视:①该标准以描述性诊断为特点,摆脱了不同学派的干扰。②每种病均有具体的诊断条目,且进行了12667人的临床测试。③使用多轴诊断。 1987年的DSM-III-R 。 1994年的DSM-IV,已渐向ICD-10靠拢。 (二)《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 WHO公布的《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ICD)》,简称国际疾病分类。 最早为法国的Bertillon提出的疾病死亡原因统计分类为ICD-1的雏形。先后共出版了五版。 1948年由WHO接手更名为《国际疾病、外伤与死亡统计分类》第六版,首次在第五章介绍了精神病。 以后每十年修改一次,目前已出版到第10版(1992年),简称ICD-10,包括各科疾病,第5章是关于精神障碍的分类,为欧亚多数国家采用。 ICD-11:2012年? (三)中国精神疾病分类系统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目前为第三版(CCMD-3)。1958年南京会议推出第一个分类方案,1978年归纳为十类(CCMD-1)。1989年推出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呼和浩特粮油收储有限公司招聘18名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一种含电极的智能指环、灌胶治具及其封装工艺.pdf VIP
- 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带动画) 课件.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老年照护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docx
- 2010年考研英语真题及解析.pdf VIP
-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卷.docx VIP
- 第一章 应急管理导论-2.ppt VIP
- 大连理工工程力学课件0.pdf VIP
- 大行距造林中杨树营养面积与大行距经济效益的研究.docx VIP
- 2025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