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医学]第十次实习 泌尿系统疾病
第十次实习 泌尿系统疾病 Disease of urinary system 目的和要求: 1、掌握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2、掌握肾盂肾炎的发生、发展和病变特点; 3、熟悉肾癌、膀胱癌的病变特点。 大体标本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盂肾炎 泌尿系统肿瘤 病理切片 58#急性肾小球肾炎 59#急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60#慢性肾小球肾炎 62#肾透明细胞癌 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的观察 急性肾小球肾炎 病理变化: Mac: 双侧肾脏轻至中度肿大、充血,表面光滑呈暗红色,称大红肾;重者肾表面和切面可见散在小出血点,如蚤咬状称蚤咬肾。 Mic: 1、肾小球改变:病变呈弥漫分布。 (1)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显著增生、肿胀致肾小球体积增大; (2)毛细血管受压呈贫血状态,毛细血管壁发生纤维素性坏死; (3)肾小球内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浸润。 2、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玻变、脂变,管 腔内有各种管型; 3、肾间质充血、水肿, 少量炎细胞浸润 。 临床病理联系:急性肾炎综合征 1、尿的改变: (1)血尿或镜下血尿 (2)蛋白尿 (3)管型尿 (4)少尿 2、水肿:轻到中度水肿。 3、高血压:一般为轻度、中度高血压。 (二)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 , RPGN) 较少见,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表现为血尿、少尿、无尿、氮质血症、肾功能衰竭。 病理学特征为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大量新月体,又称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或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病理变化 : Mic: 病变呈弥漫性。 (1)新月体(Crescent): 由增生的壁层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巨噬细胞构成,附着于球囊壁层呈新月状或环状分布。 细胞性 纤维-细胞性 纤维性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有纤维素性坏死和出血。 (2)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部分上皮细胞萎缩、消失。 (3)间质水肿,炎细胞浸润,后期纤维化。 临床病理联系: 早期: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 后期:少尿、无尿、氮质血症、肾功能衰竭。 结局: 预后较差。 与新月体形成的数量和比例相关。 慢性肾小球肾炎 病理变化: Mac: 双侧肾脏对称性缩小,色灰白,质地变硬。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称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切面皮质变薄,皮髓质分界不清,肾盂周围脂肪组织增多。 Mic: 早期常可见原有肾炎残存的表现。 晚期主要表现为: (1)大量肾小球纤维化、玻变,所属肾小管亦萎缩甚至消失; (2)残存肾小球代偿性肥大,所属肾小管扩张,内有管型形成; (3)间质纤维化,其牵拉收缩使萎缩和玻变的肾小球靠拢、集中,伴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间质小动脉硬化,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临床病理联系:慢性肾炎综合征 1、尿改变:多尿、夜尿、低比重尿。 2、高血压 3、贫血 4、氮质血症、尿毒症 预后:极差,常死于尿毒症、高血压致 心衰、脑出血。 急性肾盂肾炎 病变特点:肾盂、肾间质和肾小管的化脓 性炎症,可伴脓肿形成。 病理变化: Mac: 可累及一侧或双侧肾脏,肾体积 增大、表面充血,病变可呈局灶性或弥漫 性,表面可见大小不等的多发性脓肿,呈黄 白色,周围有充血带。髓质内可见黄色条纹 向皮质延伸,肾盂粘膜充血、水肿,表面有 脓性渗出物。 Mic: 特征——灶状间质性化脓性炎或脓肿形成、 肾小管腔内中性粒细胞集聚和肾小管坏死。 (1)上行性感染: 肾盂粘膜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和脓肿形成 肾间质内大量中性粒细胞伴脓肿形成 最后累及肾小管。 (2)血源性感染: 首先累及肾皮质,在肾小球及其周围间质形成多发性小脓肿 肾小管 肾盂。 临床病理联系: 全身症状 发热、寒战、白细胞增多、乏力。 局部症状 腰痛、肾区叩痛 尿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