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洋自然灾害
组员:郑婉琳、王丛青、王燕、卢竑、达小婷、邱欣欣、韩柳欢、余琼花、余利君
海洋的自然灾害 ——海啸
目录
什么是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
海啸的起因
海啸的分类
地震发生时,海底底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
海在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由于以上原因,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到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海啸的危害
1650年的海啸摧毁了克里克岛和岛上的克里克文明。
2004年的印尼海啸所释放的能量不亚于数千颗核弹爆炸所产生的能量。此次地震和海啸已导致超过29.2万人罹难(已证实),当中三分一是儿童。
海啸的危害
海啸防护
海啸前兆
常见的海啸登陆宏观前兆现象大致有四种:
一是海水异长的暴退或暴涨;
二是离海岸不远的浅海区,海面突然变成白色,其前方出现一道长长的明亮的水墙;
三是位于浅海区的船只突然剧烈地上下颠簸;
四是突然从海上传来异常的巨大响声,在夜间尤为令人警觉,其他的还有大批鱼虾等海生物在浅滩出现;海水冒泡,并突然开始快速倒退。
海啸预警
物理基础:海啸预警的物理基础在于地震波传播速度比海啸的传播速度快。如能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海啸传播速度的差别造成的时间差分析地震波资料,快速地、准确地测定出地震参数,并与预先布设在可能产生海啸的海域中的压强计(不但应当有布设在海面上的压强计,更应当有安置在海底的压强计)的记录相配合,就有可能做出该地震是否激发了海啸、海啸的规模有多大的判断。这样,就有希望在海啸袭击时,拯救成千上万生命和避免大量的财产损失。
预警系统:地震能引发海啸,因此海啸的预警信息要由地震监测系统提供。在全球地震多发地带如太平洋沿岸、印度洋沿岸都应该有完善的地震监测网络。
海啸逃生
1.地震海啸发生的最早信号是地面强烈震动,地震波与海啸的到达有一个时间差,正好有利于人们预防。
2.如果发现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者有巨浪袭来,都应以最快速度撤离岸边。
3.海啸前海水异常退去时往往会把鱼虾等许多海生动物留在浅滩,场面蔚为壮观。此时千万不要前去捡鱼或看热闹,应当迅速离开海岸,向内陆高处转移。
4.发生海啸时,航行在海上的船只不可以回港或靠岸,应该马上驶向深海区,深海区相对于海岸更为安全。
自救互救
1.如果在海啸时不幸落水,要尽量抓住木板等漂浮物,同时注意避免与其他硬物碰撞。
2.在水中不要举手,也不要乱挣扎,尽量减少动作,能浮在水面随波漂流即可。
3.如果海水温度偏低,不要脱衣服。
4.尽量不要游泳,以防体内热量过快散失。
5.不要喝海水。
6.尽可能向其他落水者靠拢,既便于相互帮助和鼓励,又因为目标扩大更容易被救援人员发现。
7.人在海水中长时间浸泡,热量散失会造成体温下降。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最好能放在温水里恢复体温,没有条件时也应尽量裹上被、毯、大衣等保温。
8.如果落水者受伤,应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急救措施,重伤员则要及时送医院救治。
9.要记住及时清除落水者鼻腔、口腔和腹内的吸入物。
小组成员贡献值
姓名
分工
贡献值(总分10)
郑婉琳
制作PPT
10
王燕
查找资料(海啸起因)
10
王丛青
查找资料(海啸的概念)
10
达小婷
查找资料(海啸全球分布)
10
邱欣欣
查找资料(海啸危害)
10
余琼花
PPT演讲
10
余利君
查找资料(海啸的预警)
10
卢竑
查找资料(海啸的逃生)
10
韩刘欢
查找资料(海啸的自救)
10
thank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