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伊丽莎白一世宗教宽容政策历史缘由
[摘 要]伊丽莎白一世时期是英国向近代转型的重要时期,女王在位时期所实施的宗教宽容政策有效地把宗教事务至于国家管理的范围之内,促进了国家的稳定发展,本文拟从三个方面阐述伊丽莎白一世宗教宽容政策的形成的缘由,借此侧面了解宗教宽容政策的作用及意义。
[关键词]伊丽莎白一世;宗教宽容;历史原因
1558年11月7号,伊丽莎白一世正式登上了英国皇位,这位看起来不谙世事的年轻女子,在英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进而成功把英国推上了近代化的道路。英国民众因此称其为“狄波拉”女王。在对待英国宗教态度方面,女王采取的宗教宽容政策是在同时代其他国家不多见的。本文拟从三个方面阐述女王实施宗教宽容政策的原因,借此侧面的了解宗教宽容政策的作用及意义。
一、宗教政策宽容性的表现
1559年伊丽莎白一世恢复了被玛丽废除的《至尊法案》和《信仰统一法令》,《信仰统一法令》废除了禁止使用爱德华六世时代第二部公共祈祷书的法令,这一法令恢复了1552年规定的礼拜仪式。伊丽莎白一世传承了其父其兄的宗教改革成果,从而为自己的改革奠定了基础,1571年议会借助于《改革教士任职法令》批准颁布了《三十九信条》,在《三十九信条》中并未采用《四十二条信条》中的关于在圣餐礼上领受基督的圣体认定为“邪恶”这个容易触犯坚定天主教徒的条款。[1]摒弃了较为激进的改革条款。从爱德华六世到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宗教改革明显朝着折中温和的方向发展,宽容的宗教政策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的。
二、宽容政策形成的原因
(一)国内国际环境的影响
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即位后面对的是满目疮痍的英格兰。温斯顿?丘吉尔在其《英语国家史略》中叙述到:“英国历代国王即位时的局面很少像伊丽莎白即位时那样危急。”[2]爱德华六世时期,货币贬值,财政混乱,玛丽女王去世时,英国的国库空虚,债台高筑,仅国家债务就高达266,000英镑,其中大部分是国外欠款,年利息高达14%。[3]面对这样的情况,实施极端的宗教改革政策会使国家内部更加动荡,只有使宗教这块“万物之基”稳固,才能保证其它有利于国计民生政策的实施。在宗教生活领域,在英国各级教区中,僧侣纳妾、宿娼、通奸、酗酒、勒索、欺诈教民的现象层出不穷,民众对于教会的行为极为愤慨,作为统治者玛丽女王又因自己的宗教倾不顾民怨复辟天主教权威,迫害新教徒,并且一味的追随西班牙对法兰西作战,损失英国的国家利益,这些政策严重破坏了天主教的形象,使英国民众对天主教几经失望。对于伊丽莎白一世来说,想摆脱困境,使国家迈向复兴,继续实施宗教改革的政策是毋庸置疑的;但与此同时,来自欧洲大陆依然强大的天主教的势力又是其制定政策不得不考虑的巨大因素。欧洲天主教国家都置于罗马教廷的统治之下,教皇保罗四世可以联合欧陆天主教国家组成联军入侵英国,推翻其统治。在欧陆阵营中,法兰西是英国的宿敌,而强大的殖民帝国西班牙与英德关系也极其微妙。综合国内和国际环境两方面考虑,伊丽莎白一世是不能贸然的实行完全倾向于新教的宗教政策的,温和的宗教政策无疑是其最佳的选择。
(二)英吉利民族意识发展的影响
从心理学中关于意识的解释来看,民族意识是认知结果或心理经验在一定条件下的部分实现,它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民族意识是民族心理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代表一个民族共同性的显著特征。民族认同感、归属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以及民族崇拜都是民族意识的重要内容。[4]英国国土主体位于欧洲大陆西边的大不列颠上,被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隔开,这样特殊的地理环境催生了英吉利民族。自亨利八世始,英吉利民族的民族国家意识逐步占据上风。从民族意识发展的角度上看,亨利八世为摆脱罗马天主教的控制而实行的宗教改革是英国民族国家确立的第一步。到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民族意识发展达到了高潮,特别是民族优越感和对外扩张的情绪空前高涨,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使英国有机会向世人展示了英国作为独立海上强国的强大生命力。另外,英国人是以务实、开放著称的,对德意志对宗教的虔诚精神缺乏理解。当亨利八世因为宗教问题把托马斯莫尔处死的时候,英国人民只是表达惋惜之情,[5]英吉利民族的温和民族特质使他们不能把宗教问题看成是激烈战争的理由,对于路德派、加尔文派的激烈的宗教争执英国人只是微笑面对。宽容的宗教政策制定以及能得以顺利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吉利民族的民族意识的发展和独特的民族特质,与此同时,正是由于英吉利民族特性对君主的决策产生了影响。
三、成长经历对伊丽莎白一世的影响
1533年9月7日,伊丽莎白出生于格林威治皇宫。她自出生就与英国的宗教改革联系在一起。女王的降生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亨利八世与罗马天主教斗争的成果。亨利八世的第一任妻子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