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彦涵《讲话》精神践行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艺术家彦涵《讲话》精神践行者   彦涵(1916―2011),江苏东海县人,著名的美术教育家,版画家。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美协第二届理事、第三届常务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作品有《彦涵木刻选集》《彦涵版画集》《彦涵画集》《彦涵中国画集》等。彦涵曾说:“只有理解人民的思想感情及其生活、斗争,才能真切地反映到艺术作品中来,才能具有持久的艺术生命力。”这不仅是彦涵对艺术与生活、与人民关系的深切体会,也是他艺术生涯的真实写照。   1938年,刚到延安的彦涵进入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同年秋天,他参加了木刻训练班。在结束了三个月的学习之后,彦涵参加“鲁迅艺术木刻工作团”到达了太行抗日根据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不久,彦涵回到延安,在鲁艺认真学习了《讲话》。至此,彦涵走上了自觉践行《讲话》精神的艺术道路。   在太行山上   巍巍太行雄浑壮阔,朱德在《太行春感》中这样形容太行山:“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在高大、威严、庄重的太行山上,对国家民族兴亡的强烈责任感和烽火四起的抗战热潮,成为了吸引一批批革命青年欣然前往的动力所在。1938年的冬天,彦涵与胡一川等人共同发起成立了“鲁迅艺术木刻工作团”,和作战部队一起东渡黄河开赴太行山抗日前线。冬天里寒风凛冽,黄河水冰冷刺骨,他们却不惧长途跋涉,还先后在山西永和县永和关口、离石县双池镇举办木刻展览,对群众进行抗日动员和宣传。他们一路上不仅播撒了抗日的思想火种,而且磨练了他们的斗争意识和作战毅力。同年底,彦涵等一行人到达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太行抗日前线。   在这里,青年彦涵度过了太行抗日根据地最艰苦的四年,四年中他不仅坚持创作,还参加战斗。1939年,太行抗日根据地军民正处在反“扫荡”的困难时期,鲁艺木刻团的成员也因此被分派到各个岗位上参加抗战宣传工作。罗工柳、杨筠被调到《新华日报》(华北版)担任美编工作;彦涵随同胡一川、华山受命继续开展木刻巡回展览,他们先后在沁县铜川中学、长治县等地展出木刻作品,得到了群众和部队领导的好评。同年4月,木刻团成员都集中开始从事报社的美术编辑和刻制版画的工作。期间,他们出版了《敌后方木刻》画刊,深受人们喜爱。但出版仅仅四期,就因为根据地缩小、机器受损、纸张短缺等困难而停刊。   1939年12月,中共北方中央局在长治民族革命艺校的基础上,在武乡县王家峪建立晋东南鲁艺分校,彦涵被调到这所学校从事教学和开展木刻创作。1940年4月,艺校校长李伯钊决定成立“木刻工场”,并委任彦涵负责。工场共13名成员。彦涵被授予连级场长的军衔,配发了土造马枪一支,子弹五发,他真正开始了一手拿枪、一手拿刀(刻刀)的战斗生活。木刻工场的首要任务是刻制领袖像,以供部队印刷宣传使用,《彭德怀将军在抗日最前线》就是彦涵担任工场场长时候的作品;其次是创作时事宣传画,如英雄故事的木刻连环画和新年画等。   1940年初,在山西省泽州县下河村召开了部队晋东南文艺界座谈会,朱德亲临会场,发表重要讲话,要求革命文艺工作者为抗日多写多画。彦涵等人立即确立了创作新年画、开展抗日宣传的主张。这时,鲁艺木刻团和艺校木刻工场共同创作了一大批新年画,如胡一川的《军民合作》、罗工柳的《抗日人民大团结》、彦涵的《保卫家乡》《春耕大吉》等。这些彩色年画内容新颖,贴近人民生活,一经出售便被抢购一空。彭德怀得知后还专门写信给予肯定和鼓励。   1941年春,太行抗日根据地成立了晋东南美术协会和木刻协会,同年夏天晋冀鲁豫边区文联召开大会时,彦涵创作的《彭德怀副总司令在前线》还被授予了美术一等奖。这无疑是对彦涵长期以来战斗在抗战第一线的肯定,亦是对彦涵等一大批木刻工作者的鼓励,充分体现了木刻艺术在晋冀鲁豫边区的广泛影响力和受重视的程度。在此之前,彭德怀的夫人浦安修参观木刻工场的时候,彦涵还把这幅作品的原作赠送给了彭德怀夫妇。   1942年,彦涵曾调去一二九师《战友报》做编辑,刻插图,还幸运地受到了邓小平的接见。同年5月,日军开展了规模空前的大“扫荡”,木刻工场也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有三名成员牺牲。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彦涵率领木刻工场成员翻山越岭与敌人进行周旋,却从未放下手中的刻刀。他是用刻刀作武器的啊!同年秋,太行根据地实行精兵简政,彦涵被调回了延安。   重回延安   经过长途行军,1943年初彦涵又重新回到延安,在鲁艺美术系任研究员。他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仍旧坚持进行木刻创作。   这时延安文艺界正处于认真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高潮时期。彦涵认为,当时木刻界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即中国新兴木刻受西方形式主义的影响较重。彦涵的观点和毛泽东对于延安文艺界的认识是相通的。《讲话》中描述了根据地的一些知识分子:“对于工农兵群众,则缺乏接近,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