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子封装跌落可靠性
电子封装的跌落可靠性drop-test;可靠性试验加载方式;手持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要求;研究意义;跌落试验分类;可靠性测试标准;板级跌落试验设备(Drop Tester);板级跌落试验条件;;芯片级封装的表面处理剂与焊球对基于JEDEC标准的跌落可靠性的影响;回流焊过程:生成IMC薄层
厚,脆;薄了,结合不好
在使用及跌落试验中,薄层会逐渐变厚
---------取决于:表面处理剂,基板,焊料
表面处理剂:
electroplated Nickel/Gold (Ni/Au) 电镀镍/金
Electroless nickel electroless palladium immersion gold
(ENEPIG)化学镀Ni+浸Au化学镀Pd(钯)
实验用:
焊料:三种SAC-- The tin–silver–copper 锡银铜合金
SAC125Sb, SAC125NiSb, SAC105Pt
封装: thin-profile fine-pitch ball grid array (TFBGA)
细间距球栅阵列
;测试板:15个TFBGAs
每个:280个焊点
;Fig. 3. Schematic of a drop tower;低银剂量的焊料(锡银铜合金)更好--有着更好的延展性
;回流焊后的界面合金层图;第一个失效与63.5%的失效率时跌落次数;韦伯分布图;Fig. 7. Failure mode definition.;脆性界面上测试板端:A2,A3 说明板面比封装面的连接差
失效焊点数目与IMC面厚度呈反向关系,En显著低于Ni/Au,
En+SAC125NiSb最佳,厚度适中:太厚易脆化,太薄界面连接弱
;3D有限元建模分析3D C2W跌落可靠性—--确定最优内部结构与材料;
3D wafer level packaging (3D-WLSiP)WL:晶圆级封装多个晶圆垂直堆叠粘合
SiP系统级封装System In a Package
分为:C2C ,W2W, C2W。
利用硅通孔技术:TSV(Through Silicon Vias)
ABAQUS软件--有限元模拟
比较了两种设计下的行为:
F2F(face to face),B2F(back to face)
在不同 TSV通孔位置与成型树脂的机械性能。
可靠性评判标准:关键的焊凸点上的最大剪切塑性应变。
;注意:Die1与die2
SAC105:49个(7×7)
49个SAC105焊点,
焊点间距:400um,
焊点大小:250um,
长100um,厚4um的多晶硅通道作为垂直连接,F2F中铜骨架连接片1与片2。
;有限元建模;Fig. 4. Drop impact shock input acceleration.;几种假设:
仅分析了PCB板中心处C2W部件
再分配层也考虑了,假设它会对板级的机械可靠性有一点影响
不考虑焊点回???残余应力
加载时间分两步:一是drop过程,二是精确的瞬态动态分析
20ms的阻尼过程,准静态分析,以消除PCB板上的崩散效应
接触的地方都有着关联约束
材料性质为弹性,SAC105焊料合金的三线性弹塑性行为以内插值法在图中显示,铜为双线性,多晶硅认为是弹性正交的。
;Fig. 6. Top view of the test board;纳米压痕,通过微为悬臂梁弯曲观测-----弹性模量测试;两种硅通孔对比图;Critical bump maximum plastic strain;Fig. 12. The effect of internal architecture on the critical bump’s maximum plastic
strain.;填充树脂;Fig. 14. Plastic strain concentration area on the critical corner bump;(a) the 3D component with resin1, (b) the 3D component with resin2.;Fig. 16. Molding resin’s effects on the F2F components.;Fig. 17. Molding resin’s effects on the B2F components.;上两图分析;结论:
1;杨氏模量测量20%误差都可以不考虑的
2;高危险失效区在中心位置焊球处
3;无树脂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印花税法解读课件PPT.pptx VIP
- 信息安全培训课件银行.ppt VIP
- 2025年高速公路收费员考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应用.doc VIP
- 2024年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光伏发电能源项目.docx VIP
- 重症肌无力护理业务学习.pptx VIP
- Razer雷蛇雷蛇幻影战狼 V3 竞技版 8K PC专用 RZ06- 05550 支持和常见问题解答 用户指南 (简体中文)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塑料件结构的设计规范.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