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 第六讲PPT
* * 第六讲 科研成果发表过程的规范与失范Criterion and Misconduct in the Process of Publication 一. 规范 1. 科研论著(论文)写作 (1)题目 是论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也是给读者认识全部论著的窗口。对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 ①准确 题目要准确反映论文的主要内 容,其内涵和外延要恰如其分 ②简练 题目要求简明扼要、文字精炼 ③醒目 要对读者有吸引力 (2)摘要 是简明、确切地记述论文内容的短文,又称内容提要或概要。 ① 摘要应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用词规范、逻辑顺序合理 ② 摘要应着重反映研究中的创新内容和作者的独到观点 ③ 一般用第三人称 ④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还应有外文(一般用英文)摘要 (3)关键词 是科技论著的文献检索标志,是表达论文主题概念的语言词汇。 ①词条数量 按刊物要求,一般为3-8个 ②主题词 反映论文主题,专门为文献的标引和检索 2. 科研论著的引证和标注 (1)参考文献和注释 完整、规范的参考文献和注释能使论著显得更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引经据典”为论著更添一份可信度。 ①文后参考文献 需根据国家标准局制定的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范著录。该规范规定了专著、专著中的析出文献、连续出版物、连续出版物的析出文献、专利文献、电子文献、缩微制品、光盘以及网络资源等著录要求。 ②引用参考文献时应避免 引而不用 过度引用 不当自引 用而不引 引而不实 有意漏引 (2)署名 在期刊论文或论著上署名,即拥有著作权,并表示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作者署名应实事求是,不能“搭车”署名。 ①哪些人该署名 对科研成果有实质性贡献的人,如: 课题的提出者和设计者 参与选题、设计和执行者 参与资料收集、分析及统计处理者 起草和修改论文者 对论文或论著的内容能承担完全责任,并能给予全面解释和答辩者 其他有贡献人员可放在“致谢”中列出 ②署名顺序 应按作者在研究中的作用、贡献以及所能承担的责任,依次写明姓名和所在单位。 第一作者 通常是研究工作的主要设计、执行及论文的主要撰写者 通讯作者 提出论文的研究思路,提供研究平台和资金,并能对稿件负全部责任者。 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学术论文,完成后经导师审阅修改并签字确认,署名时一般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导师为通讯作者。 并列第一作者和并列通讯作者 在有多个团队、学校、研究单位甚至国家间协作研究完成的课题,在论文署名中往往出现并列第一作者和并列通讯作者的情况。一般是并列第一作者的第一人贡献最大,并列通讯作者的最后一人要对论文负全责。 (3)致谢 是对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中曾给以确实指导和帮助的老师和同学、同事表示感谢,这是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学术道德,也是应有的文明礼貌。致谢应征得被致谢人的同意。 3.科研成果的发表与传播 科研成果或论著的公开发表是为了得到科学共同体的认同,也是学术交流和成果推广与应用的基础。 (1)投稿 ①论文投稿 确定投往何种刊物,论文要符合该刊物的要求,而且要注意以下几点: 唯一性 不能一稿两投或多投 独立性 无抄袭、剽窃内容 真实性 内容真实、可靠 完整性 不片面追求数量形成“腊肠 式”多篇论文发表 ②论著发表 一般需联系好出版单位。如多人集体编写还需事先确定主编、副主编人选 确定主审人,对全书进行审稿 在送主审人审稿前,一般需由编委个人自审和参编人员互审的阶段 最后由主编统稿 (2)出版传播 ①编辑部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把关 对审稿人的要求:学术水平、能否认真按时审稿 对抄袭行为的检查 对署名的规范要求 对文献引用的规范要求 ②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反馈 论文的引用情况,他引和自引 期刊的影响因子 发行量和对再版的要求 二、失范现象 是指拥有学术权力或行政权力的个人或集体,为谋取个人和集团利益,利用权力部分或全部地把他人的科研成果据为己有。 侵犯他人科研成果 案例:1967年剑桥射电天文台的女研究生贝尔发现并记录了一种射电信号。她的导师安东尼.休伊什认为这可能是外星文明发出的信号。可进一步的观测表明,那是一种新型天体即现在通常说的脉冲星。 贝尔后来在过去的观测资料中又找到了3个脉冲星。1968年,贝尔和休伊什联名在《自然》杂志上报道了脉冲星的发现,并认为这就是物理学家预言中的中子星。这是20世纪的一个重大发现。 安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研究生 药事管理课程01PPT.ppt
- 知网大数据在农业中的应用和探索PPT.ppt
-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2013版)PPT.ppt
- 石油知识-石油地球物理勘探PPT.ppt
- 研究生医学影像学-总论1-计算机体层成像PPT.ppt
- 石家庄新课程高考备考的思考张永宏PPT.ppt
-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PPT.ppt
-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PPT.ppt
- 石洪成-乳腺专用咖玛相机的临床应用20150509PPT.ppt
-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2 统计描述PPT.ppt
-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原卷版).doc
- 浙江省普通高中尖峰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英语(原卷版).doc
-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原卷版).doc
-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9 功和机械能(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 内能及其利用(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 压强(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机械运动(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声现象(解析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声现象(原卷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