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 新人教版
能抢的都抢了,能烧的都烧了,就剩下这些石头了!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 果 资料助读 1.作者链接 雨果(1802——1885),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2.背景介绍 英法联军洗劫、焚烧圆明园后,巴特勒上尉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给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1861年11月25日,雨果写下此文,代表世界的正义、人类的良知,勇敢地和被侮辱、被损害的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他热情赞颂了代表东方艺术和亚洲文明的圆明园,愤怒谴责了英法殖民主义者洗劫、焚烧圆明园的野蛮行径,表现了他不畏强暴、仗义执言的伟大气魄。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晨曦( ) 制裁( ) 赃物( ) 瞥见( ) 眼花缭乱( ) 箱箧( ) 给予( ) 劫掠( ) 恍若( ) 珐琅( )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眼花缭乱: 不可名状: 富丽堂皇: 晨曦: 丰功伟绩: 荡然无存: 箧: 瞥见: 3.初步感知课文。 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合作探究 1.整体把握课文 (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通过反语来谴责,如“更彻底”“更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全部赞誉”。使用反语的作用是讽刺。 2.重点研读⑤-⑩段,讨论下列问题。 (1)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 (2)文中的两个强盗都做了哪些事情?请你概括举出。 两个强盗进入圆明 园,一个强盗洗劫,一个 强盗放火。对圆明园进行 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最后,两个胜 利者,一个塞满了腰 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3)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 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强盗行径,对其提出强烈的抗议,指出他们终将受到历史制裁。 (4)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何作用? 作者这样说使用反语给予强盗以辛辣的讽刺,以文明和野蛮相对照,使世人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毁灭文明、劫掠文明的野蛮行径,而创造了惊世文明的中国人却遭受了侵略,圆明园这一人类文化瑰宝也荡然无存,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5)你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句话的含义? 侵略压迫别国人民的殖民者不能以被压迫者的过错为借口,以此来掩盖自己的罪行。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人民永远不会做出像英法两国政府那样的强盗行径。强盗为自己所犯罪行百般抵赖的丑恶嘴脸昭然若揭。 (6)结尾两句话有什么含义? 结尾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耻的偷窃,以辛辣的讥讽点明主旨,收束全文。 疑难解答 本文多处使用了对比的手法,有何作用? 文章中多处使用对比,充分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态度,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效果。 疑难解答 ①将东方艺术典范圆明园与古希腊的巴特农神庙相比,突出了圆明园这东方艺术典范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②作者将圆明园这一旷世之园的富丽堂皇与英法联军对它的劫掠、焚毁相比,暴露出英法联军的滔天大罪。 ③额尔金父子对比,揭露出英法联军的侵略本性和反动本质。 ④将欧洲人的“文明”和中国人的“野蛮”相比,“野蛮”的中国人民“耗费了两代人长期劳动”,创建了“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圆明园,而“文明”的法兰西、英吉利“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 使圆明园荡然无存,对比使英法联军的野 蛮、中国人的文明都一清二楚了。 总结归纳 1.主题聚焦。 本文通过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抢掠并毁坏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敬重。 总结归纳 2.写作借鉴。 (1)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主旨鲜明、感染力强。 如作者赞誉圆明园不朽的艺术价值,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动力学参数对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化疗疗效的预测分析.ppt
-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PPT课件.ppt
-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2课时).ppt
- 青岛风光中英文介绍PPT课件.ppt
- 加强手卫生预防耐药菌感染.ppt
- 动态夺获控制.ppt
- 鼻解剖鼻炎PPT课件.ppt
- 剥脱性激光进展PPT课件.ppt
- 2010克汀病PPT课件.ppt
- 2010 感染控制 final2PPT课件.ppt
- 2025学年最新高中数学 第2章 推理与证明 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2.1.2 演绎推理(教师用书)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选修2-2.docx
- 8 《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规模化经营中的土地流转政策调整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人地关系协调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劳动技能教学与劳动法规教育融合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村土地整治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耦合关系及优化模式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413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docx
-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村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第2课 抗美援朝-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核心素养驱动教学设计.docx
- Unit 6 第三课时 SectionA (Grammar focus (3a~3d)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docx
- 专题二 解法3 利用逻辑关系选句.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