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医学PPT课件人体所需的营养素(155p).ppt

  1. 1、本文档共1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PPT课件人体所需的营养素(155p)

第三章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食品营养学教研组 第三章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第一节 蛋 白 质 第二节 碳水化合物 第三节 脂 类 第四节 热 能 第五节 维 生 素 第六节 矿 物 质 第一节蛋白质学习目标 知道氨基酸营养分类、氨基酸模式及应用 识记食物蛋白质营养分类的依据及分类; 理解蛋白质互补作用、氮平衡的概念与需要量; 知道食品蛋白质营养质量的评价标淮及应用 知道蛋白质的功能及食物来源 第一节 蛋 白 质 一、蛋白质的功能 二、氮平衡 三、必需氨基酸 四、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 五、提高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措施 六、蛋白质的摄取与食物来源 七、蛋白质和氨基酸在食品加工时的变化 (一)、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基础 1 、起催化作用 2 、调节生理机能 3 、氧的运输 4 、肌肉收缩 5 、支架作用 6 、免疫作用 7 、遗传调控 一、蛋白质的功能 (二)、建造新组织和修补更新组织 (三)、供能 人体每天所需的能量有 14% 来自蛋白质。 (四)、赋予食品重要的功能特性 二、氮平衡 氮平衡 (nitrogen balance) : 是反应机体摄入氮 ( 食物蛋白质含氮量约为 16%) 和排出氮的关系。 氮平衡状态可用下式表示: 摄入氮 = 尿氮 + 粪氮 + 其它氮损失(由皮肤及其它途径排出的氮) 二、氮平衡 1 、氮的总平衡: 当膳食蛋白质供应适当时,其氮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相等。 2 、氮的正平衡: 氮的摄食量大于排出量。 3 、氮的负平衡: 氮的摄食量小于排出量。 4 、零氮平衡: 摄入氮和排出氮相等。 三、必需氨基酸 (一)、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 1 、必需氨基酸: 人体需要,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速度不能满足肌体需要,必须有食物蛋白质供给的氨基酸 包括: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和组氨酸 2、非必需氨基酸: 人体内能够合成,不一定通过食物供给的氨基酸。 三、必需氨基酸 (二)、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及需要量模式 1 、需要量: 不同的年龄,其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不同 2 、氨基酸需要量模式: 将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定为 l ,分别计算出其它必需氨基酸的相应比值,这一系列的比值就是该种蛋白质氨基酸模式。 四、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 1、蛋白质的消化率: 指该食物蛋白质被消化酶分解、吸收的程度 蛋白质消化率(%)=吸收氮/摄入氮×100 2、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 (BV) 生物价 =氮储留量/氮吸收量 吸收氮 = 食物氮- ( 粪氮-粪代谢氮 ) 储留氮 = 吸收氮- ( 尿氮-尿内源氮 ) 四、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 3、蛋白质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 常见食物蛋白质含量: 大豆类—30-40%; 肉类—12-20%; 谷类—少于10% 4 、氨基酸分 (amino acid score,AAS) 氨基酸分 = 1g受试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毫克数/ 需要量模式中氨基酸的毫克数×100 四、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 5、蛋白质功效比值 (PER) 蛋白质功效比值=动物体重增加 (g) / 摄入食物蛋白质 (g) 被测蛋白质功效比值=实验组功效比值 / 对照组功效比值 × 2.5 五、提高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措施 1、增加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 2、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概念: 不同食物间相互补充其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 。 互补措施: 1 )搭配食物的种类越多越好。 2 )食物的种属越远越好 3 )最好集中食物同时吃 六、蛋白质的摄取与食物来源 一、蛋白质的摄取 1 、蛋白质营养不良及营养状况评价 2 、蛋白质摄入过多 二、蛋白质的需要量 三、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大豆及其制品、畜禽肉、乳、蛋、鱼等 七、蛋白质和氨基酸在食品加工时的变化 (一)、热加工的有益作用 1 、杀菌和灭菌 2 、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 3 、破坏某些嫌忌成分 4 、改善食品的感官性质 七、蛋白质和氨基酸在食品加工时的变化 二、对蛋白质、氨基酸的破坏作用 1、加热:加热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营养价 值有一定损害 2、氧化: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破坏可由氧化引起。 3、脱硫:含低糖的湿润食物剧烈加热时常引起胱氨酸 、 半胱氨酸显著破坏 4、异构化 第二节 碳水化合物学习目标 1、掌握碳水化合物的功能 2、理解并掌握食品中重要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