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语言规范化基本原则及策略.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语学报 年第 期 总第 期 语言规范化 的基本原则及策略 ‘ 施 春 宏 提 要 本文在现代科学哲学和现代语 言学观念 的背景下重新讨论语 言规范化 的基本原则 、策略 及其相互关系 。文章首先重新梳理理性原则和 习性原则 的内涵 接着从语言规范化 的根本 目标 、 操作效度 、当前 的学术范式转换等方面来分析理性原则和 习性原则在理论价值 和实践价值方 面 的 差异 ,并 由此推导 出语 言规范化应 以理性原则 交 际值 原则 为主导性 原则 ,习性原则 只能成为下 位层次 的原则或策略 。文章最后讨论语言规范化过程 中原则 和策 略的互动关 系 问题 。文 章主张 , 语言规范化 的根本 目标是使语 言交 际更加有效 、及 时 、到位 。文章借此指 出 ,对规范化基本原则 的 理论分析应该体现大 的追求 规范化知识 的增长 。 关键词 语 言规范化 理性原则 习性原则 策略 效度 范式转换 互动 引 言 关于语言规范化 的原则 间题 ,学界主要从两个层面来探讨 。①一个层 面是就语 言文字 的子 系统及其要素而言 ,如语音 、词汇 、语法 、文字 的规范化原则 问题 ,其 中讨论得最为活跃然而争 议也最大 的就是词汇 的规范化 问题 。这涉及词汇 系统 的各个组成部分 ,如新词语 、方 言词 、外 来词 、古语词 、专业用语 ,甚至更为具体 的方面 ,如 网络词语 、字母词 等 。近来 有 了新 的反思和 总结 尤其是关于新词新语 , 比较有代表性 的如金惠淑等 、于根元等 、金惠淑 执 笔 , 等 。另一个层面是对整个语 言系统而言 ,从语 言规范化 的基本原则这个宏观层面来 认识 。这方面 的论题相对集 中 ,焦点就是理性原则和 习性原则 的关系 问题 。其 中 ,用力较勤 的 有邹韶华 、 、 、 、 、 等 、施春宏 、 、 、 、 、 等 、曹德和 、 等 。邹文认为 习性原则是语 言规范化 的根本原则 施文在重新 梳理各种基本原则 的 内涵 、提 出语 言规 范化原则 的分层设 想 的基础上认 为理性原则是 主导性 原则 曹文则认为前两者都有偏颇 ,在 区分语言和言语 的基础上 , 以稳 固性 、社会性 、语用功能 为语言规范 的根据 , 以效应原则 、伦理原则为言语规范 的根据 。于根元 、 、 、 等 则结合应用语 言学理论和新词新语研究 ,就规范化原则 问题提 出了很 多重要 的见解 ,如交 本项研究得到 国家社科基 金项 目 项 目批 准号 和北京语 言大学科 研项 目 项 目批 准号 的资助 ,谨此致谢 。本文 曾在第 五届全 国语 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 辽 宁大学 , 。。 年 月 上宣 读 ,此次发表有所修改 。感谢于根元先生对本文写作和修 改 的热情指教 。 汉语学报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际值是衡量规范的原则 、规范就是服务 、发现和推荐新的好 的现象更重要 、区分过渡状态和语 病 、惯性原则 、预测观或者说前瞻跟踪观等 。其 中不少见解 已为学界所普遍接受 。另外 ,戴昭 铭 、 、 等 虽然没有直接讨论语言规范化的基本原则 ,但他 的很多文章都涉及两 个原则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方面做了不少重要探索 。戴文总体上倾 向于理性原则 ,只是对理性 原则的内涵及其作用 的理解跟施文有不 同之处 。其实 ,邹文和曹文所理解 的理性原则也不完 全一致 ,他们跟施文的理解也有些不一致 。②由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