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呼吸及运动《运动生理学课件》.ppt

第六章:呼吸及运动《运动生理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呼吸及运动《运动生理学课件》

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并排出二氧化碳。 机体这种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 呼吸的全过程: 1、外呼吸:指外界环境与血液在肺部实现的气体交换。它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 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3、内呼吸:指血液通过 组织液与组织细胞间 的气体交换。 第一节 肺通气 一、肺通气功能的评定 (一)肺容积 肺容量:肺能容纳的最大气体量,正常人约为3900~5200毫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潮气量:每呼吸周期中,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2、补吸气量:平静吸气后,做最大吸气增补吸入的气量; 3、补呼气量:平静呼气后,做最大呼气增补呼出的气量; 4、余气量:尽最大力呼气后仍留于肺内的气量; (一)肺容积 在呼吸过程中,肺容量随着进出肺的气体量而发生变化,测定肺容量可对肺通气功能进行评定。 (二)深吸气量和功能余气量 1、深吸气量(IC):平静呼气末尽最大力量呼气,所能吸入肺内的气体量。它是补吸气量+潮气量,是衡量最大通气潜力的重要指标; 2、功能余气量(FRV):平静呼气后存留于肺中的气量;它是余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 作用:平衡肺泡气压,避免静脉血动脉化过程中时断时续,利于气体交换; (三)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 1、肺活量:最大深吸气后,做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量,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实践中测定5次肺活量,可判定呼吸肌的疲劳状况。但肺活量只能反应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测定时不限制呼气时间,所以不能充分反映肺通气功能。 ★ 成人男性:3500毫升 ★ 成人女性:2500毫升 ★ 有训练的运动员(划船、游泳):7000毫升 2、时间肺活量:一次尽力吸气之后,用力并以最快速度呼气,记录一定时间所能呼出气量;第l秒:83%肺活量(最有意义),第2秒:96%肺活量,第3秒:99%肺活量。 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动态指标,不仅反映肺活量大小,还反映肺弹性是否降低、气道是否狭窄、呼吸阻力是否增加等。 (四)每分通气量和每分最大通气量 1、每分通气量:人体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重量。它是潮气量与每分钟呼吸频率的乘积。正常成人平静呼吸时,每分钟呼吸频率约为12~18次,潮气量约为500毫升,每分通气量约为6~8升。 2、每分最大通气量:在递增负荷的运动中,每分通气量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所能达到的最大通气量。与年龄、性别、运动项目有关。一般人在120~140升/分之间,训练有素的运动员约为一般人的2~2.5倍。 每分最大随意通气量:在实验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做深而快的呼吸,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称为每分最大随意通气量。一般成年男子每分最大随意通气量为100~180升/分,女子为70~120升/分。有训练的耐力运动员高于一般人。 (五)肺泡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是指人体每分钟吸入肺泡真正参与气体交换的新鲜空气量。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解剖无效腔)×呼吸频率(次/分) 解剖无效腔:在呼吸过程中,每次吸入的气体中,流在呼吸道内气体是不能进行交换的,这一部分空间称为解剖无效腔。 在运动过程中,当呼吸频率过快时,气体将主要往返于解剖无效腔,而真正进入肺泡内的气体量却较少,因此,从提高肺泡气更新率的角度考虑,增加呼吸深度是运动时呼吸调节的重点,采取适当的呼吸深度既能节省呼吸肌工作的能量消耗,又能提高肺泡通气量和气体交换的效率。 二、肺通气功能对训练的反应与适应 (一)肺通气功能对训练的反应 运动中肺通气量变化的规律:在运动强度较低时,每分通气量的增加主要是呼吸深度的增加;当运动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主要依靠呼吸频率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每分通气量与运动强度呈线性相关,若超过这一范围,每分通气量的增加将明显大于运动强度的增加;运动过程中通气量的上升有一个过程,运动开始前通气量已稍有上升,运动开始后通气量先突然升高,随后达到一个平稳水平;运动停止时也是通气量线骤停,继之缓慢下降达运动前水平。 (二)肺通气功能对训练的适应 1、每分通气量的适应 训练对安静时肺通气量的影响不大,亚极量运动时的每分通气量增加的幅度减少,而最大通气量明显较无训练者大。有训练的耐力运动员在进行递增负荷运动时,肺通气量发生非线性变化的时间延迟,通气阈增大。 2、肺通气效率提高 训练可使安静时呼吸深度增加、呼吸频率下降,运动时呼吸深度和频率的匹配更加合理。运动时,在相同肺通气量的情况下,运动员的呼吸频率比无训练者要低。 3、氧通气当量下降 氧通气当量是指每分通气量和每分吸氧量的比值。氧通气当量小说明氧的摄取效率高,它是评价呼吸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即:在相同吸氧量情况下,运动员的通气量比无训练者要少,在相同肺通气量情况下,运动员的吸氧量较无训练者大,即呼吸效率高,能完成的运动强度也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