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1遗传学第一章.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遗传学第一章

优点:首先提出了遗传有其物质基础。 缺点:1. 把生物体绝对地划分为种质和体质不太符合实际; 2. 没能发现遗传的基本规律。 从1875~1884的几年中,德国解剖学和细胞学家弗莱明在动物中,德国植物学和细胞学家施特拉斯布格在植物中分别发现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的纵向分裂,以及分裂后的趋向两极的行为;比利时动物学家贝内登还观察到马副蛔虫的每一个身体细胞中含有等数的染色体;德国动物学家赫特维希在动物中,施特拉斯布格在植物中分别发现受精现象。这些发现都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奠定了基础。 贝特森先后创用遗传学、等位基因、纯合体、杂合体、上位基因等很多遗传学名词,使后人用起来很方便、很准确。 提出基因(Gene)这个术语来代替Mendel的遗传因子,明确区分基因型和表现型,提出“纯系学说” 种质(基因)是连续的遗传物质; 基因是染色体上的遗传单位,有很高的稳定性, 能自我复制和发生变异; 在个体发育中,基因在一定条件下,控制着一定的代谢过程,表现相应的遗传特性和特征; 生物进化,主要是基因及其突变等。 这是对孟德尔遗传学说的重大发展,也是这一历史时期的巨大成就。 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 1866-1945) 美国胚胎学家,遗传学家 1927-1931年间他是美国科学院的主席 1932年当选为第六届国际遗传学会主席 193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两人证实了基因和染色体的突变不仅会在自然情况下产生,用X射线处理也会产生大量突变。1946 年获诺贝尔奖 这种用人工产生遗传变异的方法,使遗传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中,采用微生物作为材料研究基因的原初作用、精细结构、化学本质、突变机制以及细菌的基因重组、基因调控等,取得了已往在高等动植物研究中难以取得的成果,从而丰富了遗传学的基础理论。 一个基因一个酶,发现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都是由基因逐步控制的。1958年获诺贝尔奖 美国遗传学家比德尔和美国生物化学家塔特姆根据对粗糙脉孢菌的营养缺陷型的研究,在40年代初提出了一个基因一种酶假设,它沟通了遗传学中对基因的功能的研究和生物化学中对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研究 至此,已为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和基因功能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1953年,James Dewey Watson和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一模型为DNA的分子结构、自我复制、相对稳定性和变异性以遗传信息的传递等提供了合理的解释,明确了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特定片段,揭开了分子遗传学的序幕,使遗传学研究跨入了一个新纪元。 1962年获得诺贝尔奖 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意义: 为DNA分子结构、自我复制、相对稳定性和变异提出了合理的解释; DNA是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 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片段; 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将生物学各分支学科推进到分子水平,是遗传学发展到分子遗传学的重要转折点。 1960~1961年由法国遗传学家莫诺和雅各布提出。他们根据在大肠杆菌和噬菌体中的研究结果提出乳糖操纵子模型。接着在1964年,又由美国微生物和分子遗传学家亚诺夫斯基和英国分子遗传学家布伦纳等,分别证实了基因的核苷酸顺序和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顺序之间存在着排列上的线性对应关系,从而充分证实了一个基因一种酶假设。此后真核生物的分子遗传学研究逐渐开展起来。 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科恩和博耶等人将大肠杆菌中两种不同特性的质粒片段用内切酶和连接酶进行剪切和拼接,获得了第一个重组质粒,从而开创了遗传工程的新纪元。人类开始进入按照需要设计并能动改造物种和创造新物种的新时代。 1985年穆利斯发明了高效复制 DNA片段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从极其微量的样品中大量生产DNA分子,使基因工程获得了革命性发展。 穆利斯1993年获诺贝尔奖。1972年伯格(美国生物化学家)通过把两个不同来源的DNA连接在一起并发挥其应有的生物学功能,证明了完全可以在体外对基因进行操作。他作为“重组DNA技术之父”,于198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生化及微生物遗传学时期 1952年,Hershey A. D.等用同位素示踪法在研究噬菌体感染细菌的实验中,再次确认了DNA是遗传物质。 1941年,George Wells Beadle和Edward Lawrie Tatum提出了“一个基因一个酶”(one gene-one enzyme)的理论,发展了生化及微生物遗传学; 分子遗传学时期 1953年,Watson和Crick根据对DNA化学分析及利用Willkins的X-射线晶体学分析的结果提出了DNA分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