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引起眩晕的常见疾病课件
眩 晕 挑战性症状:无法客观定义;难以诊治 临床综合征:不 是 一 种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症状 主观症状:患者往往不能论述清楚 眩 晕 对眩晕界定或症状性诊断非常重要 对眩晕与头晕、头昏鉴别非常重要 眩 晕 主症:发作性感到周围事物或自身发生旋转 典型表现——运动性幻觉: 旋转感、摇晃感、浮沉感、翻转感、倾倒感、移动感、上升感、下沉感、地动感等 患者描述:天旋地转 伴随症状:恶心、呕吐、眼震、站立不稳 头 晕 主症: 间歇性或持续性头重脚轻和 行走不稳 伴随症状:一般无恶心、呕吐、眼震和站立不稳 头 昏 主症:以持续性的头脑不清晰感如昏昏沉沉迷迷糊糊,多伴头重、头闷、头沉、头胀 伴随症状:无恶心、呕吐、眼震和站立不稳 眩晕、头晕、头昏的主要鉴别 在于有无明确的运动感特别是旋转感 在诊断和鉴别眩晕时要与头晕、头昏区别开;否则会造成眩晕范围的无限扩大 慎用名称 “真性眩晕”“假性眩晕” “前庭性眩晕” “非前庭性眩晕” “周围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 引起眩晕疾病多种多样,涉及神经内外科、耳鼻喉科、内科、小儿科、骨科等临床学科 各种疾病引起眩晕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各有不同 重要的是熟悉和掌握前庭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生和血供特点 前庭神经 解剖 生理 血供 前庭神经的传导径路 前庭神经末梢感受器 前庭神经节即Scarpa节 (壶腹嵴、耳石) 远心纤维 (第一级神经元) 向心纤维 前庭神经传入 前庭神经核(中继站) (第二级神经元) 传出纤维 传入纤维 脑干、脊髓、小脑 丘脑腹外侧核 颞上回头端至听皮层之间的区域 (第三级神经元) 从前庭神经末梢感受器 大脑前庭中枢的整个N通络称前庭系统 上述任何部位病变均可引起眩晕发作 前庭器组成 一端 膨大 半规管 壶腹 壶腹嵴 (由长纤毛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 椭圆囊 覆盖 囊班(由短纤毛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 耳石 球 囊 壶腹嵴和耳石为人体前庭末梢感受器,两者都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感受本体感觉的功能及对身体位置和运动速度变化的感知 这些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即可造成明显的眩晕发作 前庭神经及与耳蜗神经的解剖关系 感受器相邻(均位于内耳) 传入纤维相伴(均位于内听道) 神经核分开(位于脑干) 眩晕和听觉障碍可同时出现(如内耳病变);也可单独出现(如脑干病变) 前庭神经传入纤维较细,仅由8000条纤维组成,受损后不易恢复 前庭神经核 位于延髓和脑桥交界之侧块区 是脑干诸多神经核中最大的一组神经核 由四个前庭核组成,位置表浅 解剖及功能复杂 在脑干病变时易受损 小脑绒球小结叶从发生学上属古小脑,与前庭系统关系紧密,损害时眩晕颇为剧烈 前庭器的血供特点 “终末型”侧支循环少 耳蜗前庭器官缺乏末端性血管运动神经(交感神经)支配 前庭感受器细胞不直接接受血供,仅接受经过迷路液弥散的氧气 表明前庭接受器的感觉细胞与脑细胞一样对缺血、缺氧特别敏感 内听动脉特点 基底动脉(13%) 耳蜗支 内听动脉 小脑前下动脉(87%) 前庭支 呈扭曲或螺旋状走行,易发生微循环障碍 纤细而长,外径0.2毫米,易栓塞 终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