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梯形的中位线说课课件
梯形的中位线说课稿 一、类比 猜想 二、操作 探索 怎样将一张梯形硬纸片剪成两部分,使分成的两部分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三、快速解答 1、梯形的上底长为4cm,下底长为6cm,则中位线长为_____cm。 四、例题研讨 已知:梯子各横木间互相平行,且A1A2=A2A3=A3A4=A4A5, B1B2=B2B3=B3B4=B4B5。 横木A1B1=48cm,A2B2=44cm。 五、思维拓展 ▲ 若一个等腰梯形的周长为80cm,高是12cm,并且腰长与中位线长相等。 求这个梯形的面积。 * *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及所处的地位 本节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数学第三章《中心对称图形》的最后一节《三角 形、梯形的中位线》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学完了 图形的旋转、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及三角形 中位线知识之后的应用和深化。学习并掌握梯形的 中位线的概念和性质,将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四边 形中的一些计算问题、证明问题和实践性问题的 能力。另外,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向学生渗透 类比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节课无论是在知识的学习, 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梯形中位线定理,并会应 用它进行简单的几何计算和论证 (2)能力目标:经历梯形的中位线定理的探索 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初步形成乐于探究的态度和团队合作的精神通, 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益。 教学重点: 梯形的中位线定理及运用定理进行简单的 几何计算和论证. 教学难点: 梯形的中位线定理的证明. 学情分析 以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认知水平,通过 实验几何、论证几何的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了提高,初步掌握了简单的推理论证和演绎 证明的方法,逻辑推理的能力也有了提升; 但对几何语言的规范表达和新旧知识迁移的 感悟上有所欠缺。 教法和学法分析 在本节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体现这一教学原则的落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特别关注学生的有效活动,紧紧抓住学生“动”这条主线、充分利用学生感官来突破难点、关注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动口能力和动脑能力.采用以启发讨论、引导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策略组织教学过程. 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本着“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小结让学生讲”的原则,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参与教学过程、发现问题、讨论问题等环节,努力培养学生体验感悟、比较学习、猜测论证、交流归纳等学习方法,努力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 概念的形成和巩固 定理的发现与证明 定理的应用 课堂小结 作业 活动一 活动二 ? 定义:连接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线。 A B C M N A B C M N A B C D M N 判断:下列梯形中的线段EF是否 是梯形中位线? 3:E,F为AD, BC中点。 2:E,F为AC, CD中点; 1:E,F为 AD,BC中点; A B C M N D E F A B C M N D P Q 说明: 1、连接一条对角线,得到两个三角形 2、平移一腰,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A B C M N D P 2、梯形的上底长为6cm,中位线长为10cm,下底长为_____cm 。 3、梯形的高为10cm,中位线长为15cm,则梯形的面积为_____cm2. 5 14 150 4、梯形的上下底长之比为2:3,中位线长为5cm,则下底长为____cm. 6 2)若梯子上方还有一些横木,A6B6、A7B7……则A6B6=_____cm,A7B7=_____cm,你能求出A10B10吗?AnBn呢?(n13) A1 B3 B2 B1 A2 A3 A4 A5 B5 B4 48 44 40 36 32 1)求:横木A3B3、A4B4、A5B5的长。 A B C D M N
文档评论(0)